p>
化心結!8大學聯合「致父母的一封信」 學生:相信我們
-
▲有8所大學學生會聯名發署「致父母的一封信」,懇請父母支持他們的理念和行動。(圖/本報資料照)
反服貿活動持續進入第17天,學運團體提出的4項訴求,儘管馬英九總統有回應,但被學運總指揮林飛帆和陳為廷認為是虛應故事,甚至馬英九還強調要退回服貿是不可能的事情。反服貿學運持續抗爭,不少學生至今仍未回家,2日有8所大學學生會聯名發署「致父母的一封信」,懇請父母支持他們的理念和行動。
許多學生因為參加反服貿活動,已經多日沒回家,甚至是露宿街頭,讓不少家長心疼不已。其中上月底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宣稱要號召2千人,在愚人節當天在監察院聚集,並前往立法院欲和學運總指揮林飛帆、陳為廷等人對話,不少家長得知此消息,擔心自己的孩子恐面臨危險。
就在白狼號召要進攻立法院的下午,突然一名男子前往立院門口附近,與現場一名男大生發生爭執和拉扯。詳細了解之後,才得知是一名著急的父親,因為等不到孩子回家,加上又連繫不到人,才會到立院現場找人。父親一度氣罵「你夠了,走啦!」最後該名父親強行拉著兒子離開。
許多學生和家長,因為這次學運而出現鴻溝,包括台大、成大等8所大學的學生會,在2日舉辦「世代對話:爸媽、孩子,請聽我說」活動,邀集學生和家長代表進行對話。因為這次學運,甚至有學生表達想要休學的念頭,但家長一聽擔心不已,要孩子們再想想。
學生們道出自己的理念,尋求家長支持,其中一名女兒就讀台大的吳姓家長,一開始無法接受占領國會的舉動,但後來和女兒溝通後,讓她轉而支持;許多家長因為這次服貿議題而和孩子「家庭戰爭」,學生們也很想念父母親,但他們也希望父母可以相信孩子的判斷和意志力,力挺他們到底。
======================================================
占領兩周 陳為廷:無解難題攢在一起,醒來還是必須向前
-
陳為廷: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反服貿學運領袖陳為廷(前左)2日在立法院議場,表達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拒絕「經貿國是會議」的訴求。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03年4月2日
太陽花學運持續進行中,清大學生陳為廷今(3)日清晨在臉書寫道:天又亮了,我所有的夥伴。無論如何,儘管帶著傷口,期待我們還能在終點並肩。
「在立院兩個禮拜,沒什麼機會用電腦,能寫東西的時間很少。難得有機會寫點東西,也往往陷入漫長的失語。」
陳為廷說,這些日子,每天都在面對各種爆炸的資訊量,和大家一起處理各種突如其來、馬金或明或暗的攻勢,梳理團體內外的關係。感到各種無力和拉扯。
「這裡有面對國家機器的怯懦、對同志的愧歉、對責任的軟弱、對權力的畏懼、對決策機制的不安」。
「然而所有這些無解的難題攢在一起,醒來還是必須向前。」
陳為廷說,這是一場盛大的戰事。不僅面向資本與國家。更重要的,是對我們如何在其中守住作為一個「人」的根本底線的嚴苛試煉。
陳為廷感性地寫著,「天又亮了,我所有的夥伴。無論如何,儘管帶著傷口,期待我們還能在終點並肩。」
======================================================
不甘學運淪少數菁英領導 23學生另組「賤民解放區」
-
▲有23名學生因不滿學運決策淪少數菁英,另組賤民解放區。(圖/翻攝自賤民解放區臉書粉絲頁)
反服貿學運持續進入第17天,學運總指揮林飛帆和陳為廷,不斷重申對馬政府的4項訴求。但先前曾經歷323攻占行政院和50萬人上凱道後,有部分民眾表示,自己也積極現身參與行動,卻沒有參與共同決議的權利,彷彿被當成工具,因此在台大校友會館成立「賤民解放區」,歡迎各界人士討論,林飛帆和陳為廷在凌晨也加入其中聆聽議題。
最近在臉書上,成了一個「賤民解放區」的臉書粉絲頁,一共由23人發起連署。他們在臉書發表宣言,從攻占立法院以來,每個人都積極現身參與,但卻從無參與共同決議的權利,看似集體共享,實際上仍是由少數決策者領導和發落;我們彷彿被工具化的來守護立院議場,卻被排擠在決策參與外的行動者。
他們還提到,「主張在這個少數決策者獨斷的運動現場,人民自己就該是運動主體,每一個參與這場運動的人都擁有發聲的權利/力,運用自己的方式持續行動,而不再任由這些複製主流政治權力關係的菁英們來「代表」、「帶領」我們。」並提出賤民解放區的6項原則。
「賤民解放區」的成立,強調希望可容納社會不同的聲音、以及能夠參與決策,就連當初和林飛帆一起攻入議場的謝碩元,也在臉書粉絲專頁留言。對此太陽花學運發言人施懿倫不回應,林飛帆和陳為廷也先後到賤民解放區聆聽,現場頗為和諧,並未有衝突發生。
▲不少群眾聚集在賤民解放區前面。(圖/翻攝自賤民解放區臉書粉絲專頁)
===========================================
看問題/說穿了,馬江要下台才有解?
-
黑衫軍凱道靜坐包括退回服貿等訴求,同時要求先立法再審查。(記者朱家彥/攝影)
太陽花學運自318至今,所提訴求牽涉層面愈來愈廣,除了要求退回服貿、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再審服貿外,更進一步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提升到對國家憲政體制改革的期望,學生把牆愈砌愈高,莫非要馬江下台才有解?
占領立法院行動發出人民對服貿審議程序瑕疵的怒吼,迫使服貿退回委員會逐條審查,也讓馬政府態度軟化,願意將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是重大斬獲。
針對學生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馬政府為了解決目前最迫切的「拚經濟」議題,聚焦經貿,同意召開「經貿國是會議」,除了討論「兩岸經貿互動」外,也把接下來要面對的「區域經濟整合」,和自由經濟示範區相關的「國內投資環境」議題列在其中。
不過,學生卻將會議訴求拉高到憲政層次,認為馬總統和行政院長江宜樺就是當前諸多亂局的根源,「因此毫無召開任何改革會議的正當性」。
▲反服貿學運領袖陳為廷(前左)2日在立法院議場,表達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拒絕「經貿國是會議」的訴求。(圖/中央社)
試問,如果國是會議的籌備與召開,要求政府一定要認帳、去落實,卻限定由公民團體與學生為主體來進行,如何證明這是多數民意所支持與授權。
學生還主張,會議討論範圍要擴及憲政體制、選舉與政黨制度、兩岸關係、社會正義與基本人權等幾大領域,一時之間要形成共識絕非易事,不如回歸體制,透過解散國會,在新民意支持下進行。
要突破僵局,學生何不先鎖定初衷,也就是「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再審服貿」,完成階段性任務,光榮退場,凝聚更大能量,才有實踐最終理想的機會。
▲總統馬英九2日以黨主席身分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時表示,服貿是正確且重要的政策,絕對不能退回,也會堅持下去。(圖/記者胡健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