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家同︰學生很清楚在做什麼

 

 

〔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總統府資政李家同昨日面對媒體追問反服貿學運,他不表達反對或支持服貿的立場,但他認為,「這些都是很好大學的學生,我們的大學生都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他們絕對知道得一清二楚。」

馬應多與學生對話

他呼籲,馬英九總統應該多和學生們對話,而且不只是和反服貿的學生談話而已,可以多跟全國的學生談。

李家同昨日出席國父紀念館演講活動,對反服貿學運表示意見,他沒有表達自己對服貿的立場,不過卻指出,他有一點感到失望的,不是對政府、不是對學校,而是對宗教界一句話都不講,好像與宗教界無關,這是他感到遺憾的一件事。他認為,宗教界總可以出來講一些使得國家愛與和平更加扎實的話,「你們講的話大家也比較能接受,信徒也比較能接受。」

==================================================

李淑珍:兩顆子彈以來 最嚴重的民主內戰

中國時報【陳文信、楊舒媚╱台北報導】

反服貿學運僵持近20天,昨天網路流傳一封行政院長江宜樺妻子李淑珍(圖右,中天電視提供)給友人的信,提到她曾到立法院現場觀察3次,而令她感到最大悲哀的,是意識到這個社會已經徹底撕裂,鴻溝深不見底,成為繼2004年總統大選兩顆子彈風波後,「最嚴重的一次民主內戰。」

政院:李回信的確外傳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昨日證實,李淑珍任職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近期確實收到很多友人和學生來信談服貿與學運爭議,李「確實有回信,這封信也的確被傳出去」,但目前在外流傳的是否就是原始的回信版本,政院無法確認。

這封篇幅長達5千7百多字的信件,昨日凌晨起在台大BBS站「批踢踢實業坊」為服貿及學運事件開設的專板「FuMouDiscuss」上曝光。貼文的網友透露,因母親認識李淑珍,所以也收到群組轉寄信件,他便轉貼到網路上。

信件以「致親愛的同學╱朋友們」起頭,提到太陽花學運因民眾害怕被中國摧毀,卻陷入「半無政府狀況」。大部分的人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只選擇自己想要看到的事物,令她擔心台灣社會撕裂。李淑珍在信中寫道,她在立院周邊震驚地發現,在場靜坐群眾幾乎全是大學生,「這裡坐著的是下一代的菁英。」原來「外子辛苦6年、忍辱負重,換來的是年輕人對馬政府的深惡痛絕。」

李淑珍提及,她告訴江宜樺,服貿可能推不下去了。雖然馬政府與產業界人士相信服貿有助於打破台灣經濟困境、為年輕人找到未來,可是年輕人既然完全不領情,那就算了吧。就像父母親苦心想為子女安排美好未來,但若子女不願接受,就讓他們為自己人生負責吧。

江揆:執政者不能賭氣

江宜樺告訴她,閣員中也有人很失望、想要放棄,乾脆讓RCEP、TPP談判因服貿受阻而停擺,讓國家經濟在幾年內倒退萎縮。這群年輕人會發現找不到工作,才會知道退回服貿的影響有多大。但江宜樺認為,執政者必須盱衡全局,既不能賭氣,更不能不為國家社會負起責任,還是要努力嘗試推動。

驚訝學生領袖獨裁作風

李淑珍感嘆,場外靜坐的學生純潔熱情令人動容,但議場內學生領袖的虛無主義與獨裁作風,卻令人駭異。他們攻擊服貿不合法定程序,而本身則凌駕於法律之上。他們拒絕任何對話,卻厲聲控訴別人毫無誠意。他們宣稱不惜以暴力奪回「人民主權」,但十多天下來,電視上林飛帆、陳為廷意氣風發,而在他們的背後下指導棋的,是台灣野百合世代、大陸六四世代人物。在街頭日曬雨淋的「人民」,依然只是鏡頭掃過的模糊背景。

信件曝光後,許多網友轉載或推文,有人稱讚李淑珍的信件文情並茂,把道理論述得很清楚;但也有網友質疑。===========================================================

服貿協議帶動5大趨勢 老闆換大陸人風格異

  自兩岸簽訂服貿協議以來,外界反彈聲浪不斷,國內相關行業對於未來前景感到恐慌,擔憂獲利空間再遭壓縮,不過政府強調是有限度的開放,而且有利於創造就業機會。人力銀行業者分析,短期內工作機會不會瞬間爆量,但估計在兩岸職場文化相互震盪與融合下,將逐漸發展出人力市場5大新趨勢。

  根據104資訊科技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線上提供逾45萬個工作機會中,與兩岸服貿協議承諾開放的12大產業,包含零售、餐飲、金融、批發、裝修營造、醫療、婚攝美容、住宿、電信通訊、運輸倉儲與郵政快遞、印刷,以及電影業釋出的職缺,共計有18萬個,主要來自員工人數未達200人的中小企業(38%)。

  104資訊科技集團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表示,兩岸簽訂服貿協議將帶來5大職場發展趨勢。第1點是兩岸中高階洗牌,初期僅開放白領陸幹來台,而平均每家展店的中高階主管需求約3至5名,影響層面廣泛。第2點是兩岸服務業共同把餅作大,創造非主管職就業機會,勞動市場將呈現先質變、後量變局面。

  第3點是雇主品牌夯,依照104資訊科技的報告揭示,今(2013)年國內企業對於雇主品牌研究的興趣高於去(2012)年。陳力孑指出,「逐利而居」是企業經營的本質,大企業採取木馬屠城策略,中小企業則是精兵突圍,未來將更在乎「雇主品牌」,展現對於現有員工與潛在人才的承諾,找到「對味」的求職者。

  第4點是薪酬留才,因應市場千變萬化,優秀的「千里馬」難尋,陳力孑指出,企業必須建立「人才庫」的概念,以加快「補血」速度。事實上,現階段人才戰壓力已經不容小覷,而兩岸簽訂服貿協議,企業勢必擴大領先差距,估計除了形塑雇主品牌外,運用實際的銀彈攻勢爭搶優秀人才,也將成為趨勢。

  再來第5點是隨著陸資企業來台設點,部分上班族的「頭家」將換成大陸人。104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兩岸企業主行事風格發現,台灣老闆重視標準作業流程、看重情義,但大陸老闆容易邊做邊修,造成政策反覆現象,而且檯面上「看事情」,檯面下「看關係」,與外商的績效導向全然不同。

文章標籤
反服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萬里晴 的頭像
台灣萬里晴

台灣萬里晴~Taiwan~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