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補稅」6000萬起跳

中國時報【吳泓勳╱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吳泓勳╱台北報導】

 

慈濟傳名列台灣三大地王,光雙北市就持有近5萬坪土地,加計房屋價值驚人,但同樣的官非也不少。過去慈濟醫院就曾因地方政府追討房屋稅,提行政救濟,甚至打官司,最後合計被要求補稅近6000萬元。

 

會計師指出,一般具備慈善性質的公益團體,因免稅規範實施多年,與稅務爭議較少,但由於多會成立其他事業體,如醫院或有收益的營利事業,這部分課稅辦法就跟一般企業一樣,財報與報稅規範較嚴謹,稅務糾紛自然較高。

 

慈濟醫院是慈濟基金會捐助成立,非慈濟基金會附設醫院,當年不符房屋稅對醫院自用房屋免稅規範,台北慈濟醫院曾被新北市要求補繳2年度房屋稅。

 

財政部2012年底修改規定,具宗教性質醫院,使用自有房屋可免房屋稅,但優惠因不溯及既往,慈濟等醫院仍被要求補稅,包含位於新北市的台北慈濟醫院補稅2600多萬元;花蓮慈濟也被要求補稅3200多萬元。

 

立委曾巨威指出,財團法人要避免爭議,唯有做到財務公開透明,但現有法規未積極規範,特別是應用上也未嚴格管制,像慈濟是否需這麼多地,法令上並未嚴格限制。

 

「現有制度難以要求財團法人財務透明!」曾巨威說,財團法人常出現理事會被最初成立的那批人長久把持,即使經過數年,理事換人,最初捐贈、成立者仍舊可左右理事會。

 

此外,身為公益團體,慈濟每年獲大批捐贈,只要每年符合公益目的支出逾6成,所得稅全免。國稅局官員坦言,相較來說,查稅時在法規規範與認定上,對公益團體「會比較有彈性」。例如添購、修理冷氣機支出,公益團體可選擇全數申報,這部分屬修理房舍用途,認定上可算符合公益目的支出。

 

===================================================================

慈濟醫院一年管理費要21.92億?水電瓦斯費2.56億?
志業還是事業?數字會說話!

慈濟醫院承做健保業務規模為台灣第三大,總床位數約3000多張,但管理費竟高達21.92億,費用占整體醫務支出的13%。不僅非醫務人事費用來到8.3億,水電瓦斯費用每年更高達2.56億元。

 

2015/02/25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1 期 作者:洪綾襄

 

慈濟內湖開發案爭議炒得沸沸洋洋,外界對慈濟慈善基金會與慈濟醫院的營運與財務多所揣測。本期《財訊》特別企劃〈透視25家大型財團醫院搬錢術〉,就針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慈濟醫院)的財報進行比例分析。


根據衛福部去年底公布的最新醫療財團法人財報顯示,2013年慈濟醫寮財團法人獲利能力名列醫療財團法人第七名,醫療業務雖虧損1.13億元,但靠8.6億的非醫務收入,結餘仍有4.1億元之譜。
不過分析起來,醫療業務虧損的主因竟是高達21.92億的管理費支出。


慈濟醫院承做健保業務規模為台灣第三大,總床位數約3000多張,但管理費竟高達21.92億,費用占整體醫務支出的13%。不僅非醫務人事費用來到8.3億,水電瓦斯費用每年更高達2.56億元。


若以醫療龍頭長庚醫院來比較,長庚全台擁有近萬張病床,但管理費支出僅15.98億,水電瓦斯費也一年也只花2406萬元;兩相對比,慈濟的管理費用明顯不符合比例。


另經會計師勾稽比對之下,慈濟醫院有約40億台幣的資金規模投資於具國外金融資產,卻未清楚揭露投資標的;投資國外上市櫃股票的股利所得,也有應繳稅卻未申報的疑慮。


慈濟醫院僅表示,慈濟每年義診病患上萬人次;全球患者更超過三百萬人,所得也非以經濟商業做考量,而是體現證嚴上人「人苦我悲,拔苦與樂」的精神,「希望外界不以量化的方式,來評量慈濟醫療志業對社會的付出與奉獻。」


然而上述財報問題,都只是冰山一角,政府免繳醫院房屋稅、土增稅、營業稅、所得稅,慈濟每年也領走健保經費上百億元,慈濟現在不只應說明開發案,如何使用全民繳納的健保費和社會捐款,也應一併交代清楚。

========================================

土地買了再變更 學者質疑慈濟是地王

慈濟內湖開發案風暴持續延燒,北市公布今年的都委會名單,預計三月初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而音樂人許常德質疑,慈濟收這麼多捐款就是財團,都市計畫學者楊重信也在臉書爆料,列出洋洋灑灑十幾個案子,都是慈濟買了農地、保護區或工業區等用地,變更為社福用地蓋醫院、社福中心,對此慈濟志工回應,依法規保護區在沒有地質爭議的情況之下,本來就是可以變更成社福用地的。

慈濟內湖聯絡處志工邱曜山:「規劃上從這個地方往這邊看過去,都是將來屋頂全部都是花園,你從外面看過來就像是看到山。」比著現在的停車場,慈濟人說想把這裡變成階梯狀建築做社福中心,但歷經扁馬郝市府都不過關,柯文哲也質疑,過度開發會不會有土石流問題,慈濟內湖聯絡處志工邱曜山:「土石流在這個山的後面是有,但是我們的地,是到這排樹而已,我們蓋也不會蓋到土石流的地方。」

自稱找了專業技師調查,眼前這塊地不是地質敏感地帶,而如今都市計畫學者楊重信,提出新的質疑爆料,慈濟1991年先在花蓮,變更工業區蓋醫學院,2005年在基隆變更保護區蓋慈濟志業中心,還有在台中變更水利用地蓋醫院,不只諷刺慈濟是台灣地王,更控訴慈濟企圖消滅農地,在中壢平鎮都市計畫區、龍岡都市計畫區,都申請將農業區變更為社福專用區。

慈濟內湖聯絡處志工邱曜山:「為什麼我們會買這塊地,因為有政府的都發局,很高階的官員告訴我們,保護區可以做變更申請,可以做醫院社福中心,所以他建議我們,不要去買有山坡的地方,就找這塊地。」低調回應網友說,看起來慈濟有搞工業區,和保護區變更的嗜好,但網路論戰越演越烈,音樂人許常德幾乎每隔一小時,就在臉書上批一次慈濟,點名慈濟收了那麼巨大的捐款,本來就是財團。

但不是財團都是壞的,也不是所有宗教都是好的,發言火力十足,內湖園區裡的志工照常忙著回收工作,對於連續幾日,成為外界論戰焦點,直說希望市府到底准或是不准,都盡快給個明確答案,而北市24號已經公布了,以副市長林欽榮為首的21人都委會名單,預計三月初召開第一次委員會,決定哪些委員將參與內湖通檢討論,掌握慈濟內湖開發案,存廢的生殺大權。

================================================================

財團愛蓋醫院?3大「搬錢術」肥了老闆

新頭殼newtalk2015.02.25 周佑政/綜合報導

根據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報導,「為什麼財團都愛蓋醫院?」原因是這些財團法人醫院有不為人知的「搬錢術」。全台63家醫療財團法人免繳房屋稅、營業稅、營所稅、土地增值稅;每年卻吃掉健保1441.5億,總繳稅金額僅4.8億元,而獲利前3名的長庚、馬偕與慈濟則一毛未出。

在這期《財訊》雙週刊名為「財團醫院搬錢術 25大醫院財報全揭密 肥老闆瘦醫護手法曝光」報導中指出,根據醫療財團法人財報顯示,目前全台有2萬多家醫療院所,共9萬8000張病床,其中有52家為醫療財團法人,1年卻吃掉健保1441.5億元,佔比高達4分之1。

報導指出,「醫護血汗、健保財務吃緊,台灣醫療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但弔詭的是,醫院卻不斷擴張規模,去年長庚標下新北市土城醫院的BOT案,規劃成上千床的教學醫院;秀傳則宣布重金投入智慧醫材,未來還要再發展國際醫療,高調動作,「與底層醫護的精簡苦勞完全矛盾」。

報導舉例,長庚蟬聯「最賺錢的醫院」,2013年稅後餘絀19億元,雖然創下史上新低(過去都有百億),但醫務收入高達508億元。而許多企業型醫療財團法人「長庚化」得更嚴重,例如,國泰醫院淨值約66億,卻有11億資金用在短期操作母集團股票。

除此,亞東醫院財報宣稱2013年全院非健保業務收入僅3682萬,若按該院宣稱日門診量超過5000人、日急診量超過400人的就診量推估,完全不符比例。

《財訊》指出,比對與分析各財團法人的歷年財報後,發現醫療財團法人有「3大作帳手法」,包括1.從董事會到資產,公法人淪為家族控股公司;2.關係人交易,浮報管理外包費用大賺藥價差;3.財報浮報,墊高支出。

報導舉例,慈濟醫療財團法人雖然業務規模雖名列台灣第3大,但管理費用竟佔總醫務支出的13 %、達21.92億元,水電瓦斯費更約2.56億元;相較之下,業務規模第1大的長庚,管理費用僅15.98億元,水電瓦斯費2478萬元,長庚全台有近萬張病床,慈濟不到4000床,水電等支出,明顯不符現實狀況。

不過,醫療財團法人中,也有值得尊敬的範本。奇美醫療財團法人的財報中,就比衛福部要求的財報規格更仔細,不但揭露研究計畫對象和金額,連創辦人許文龍到奇美醫院掛號門診費用5585元也如實公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