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新社:林冠華死於親中洗腦教育禍害

 

《法新社》(AFP)7月31日報導指出,週四深夜至週五凌晨時間,數百名高中學生聚集在教育部門口,他們人人手拿蠟燭、白玫瑰,來悼念反課綱學生發言人林冠華之死。前來悼念的學生,也在午夜高唱「生日快樂」歌,為犧牲生命的林冠華「慶生」,學生們並表示撤回黑箱課綱的目標達成,就是給他20歲的最佳生日禮物。

 

週五早上,「反課綱微調」學生,依舊聚集在教育部大門前面,他們拉起拉起橫幅布條,訴求「停止虛偽關懷,部長道歉下台」。年僅20歲高職學生林冠華週四的自殺身亡事件,也連帶引發傾斜中國導向的高中歷史課綱,在台灣社會激起更強大的反中國思維;學生們並認為,林冠華之死,與親中立場的洗腦教育,企圖強加台灣學生身上,脫離不了關係。

 

《法新社》報導指出,學生反課綱發言小組,成員之一的18歲學代表陳楚(音譯Chu Chen),向前來聲援的學生表示,我們不會讓林冠華白白死掉。學生們在教育部前面高呼口號,要求教育部長吳思華下台;數小時過後,仍得不到官方任何回應;導致部份憤怒學生,進一步突破拒馬,並佔據教育部大樓前面的廣場。

 

《法新社》指出,這一波高中教材課綱微調爭議,涉及歷史觀與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台灣主政的國民黨,從2008年馬英九擔任總統以來,一直想跟中國和解,拉近關係,結果卻引來民意反彈,高中教材的中國中心化("China-centric")觀點,就是其親中立場的具體反映。例如,歷史教材中,將二戰後1945年把台灣交給中國,改為「光復台灣」;日本統治台灣50年的「日治時期」,也被改為「日據時期」。

 

學生林冠華週四凌晨於家中燒炭自殺,教育部長吳思華隨即前生林家慰問家屬,並說:對於不能及時阻非這起自殺事件發生,深感後悔。民進黨則發表談話指出,學生之死,是國民黨的冷血政策所造成。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直接要求教育部部長吳思華,應該承擔責任下台;並應對於學生闖進教育部辦公室一事,立即撤銷告訴。

 

=====================================================================

歷史課綱17爭議 網友:全是鬼扯

中國時報【胡清暉╱台北報導】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日前在臉書PO文,統整高中歷史課綱引發的17項爭議,引起廣泛討論。網友江翔宇在臉書逐條破解,認為17項爭議「全是鬼扯」,他批評,如果連慰安婦「被迫」都要反對,簡直是台奸行為。

江翔宇指出,把「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這有啥問題?日本以不平等方式統治台灣人,就是殖民統治。

他提到不管是「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或「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台與大航海時代」,當時來台最多的就是大陸來的漢人啊,也就是多數台灣人的祖先,這是歷史事實。

至於「接收台灣」變「光復台灣」,他說,原本就是中國的台灣,被日本統治51年後重回中國,當然是光復。

第17點「慰安婦」改「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江說,任何人找不出「非強迫」台籍慰安婦,日本不用自己婦女去做日軍性奴隸,都是用殖民地婦女,不論中國大陸或韓國,沒有一國不憤怒的。

政大台史所教授戴寶村認為,台灣依《馬關條約》被中國割讓給日本,但課綱寫「日據」是認為日本人是「強佔」,引發仇日、反日情緒,才有「光復」。

行政院前院長游錫?昨深夜前往教育部廣場,他說,在民主體制,教育應是以學習者為主體,但國民黨仍停留在威權時期的保守心態。

此外,昨是反課綱民眾占據教育部廣場第2天,同學們堅持「課綱不退,我們不退」,並展開全台大串聯,包括桃竹苗學生團體、台中一中「蘋果樹公社」,都北上到教育部參與,蘋果樹成員陳冠豪說,教育部長吳思華不斷在此議題上迴避,讓人失望。

昨晚7時在台北市濟南路舉辦「全台公民站出來、聲援全台高中生的晚會」,並與教育部占領現場進行兩地連線。

================================================================

當民意對上鐵心政權 反課綱面臨消耗戰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7月31日報導指出,20歲的台灣高職學生林冠華,在教育部拒絕撤回親中立場的高中教材課綱之後,用自殺方式,來表達其反抗精神。這群以高中學生為主體的抗議活動,目前持續佔據教育部大樓前面的出入口,並發聲明志"課綱不退,我們不退"。然而,面對立場強硬,一意貫徹親中黨意的政權;反課綱團體,僅管擁有行動、理念正當性,恐怕不易撼動鐵石心腸,與民意為敵的頑強政權。

 

這一波被台灣媒體形容為「太陽花運動2號版」的高中生學運,其抗爭主軸,主要圍繞在一、公民課程(白色恐怖、228事件皆遭刪除)、歷史教材(修正內容多達17處,例如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改為 「光復臺灣」)的去台灣化修訂。二、新課綱黑箱作業(即"修改課綱程序"不透明)等2大部份。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7月31日報導,將反課綱事件做了概略交待指出,今年4月20日部分高中老師、大學教授、教育團體、家長團體,組成"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5月起漸漸有高中學生加入行列,並陸續發動抗議活動。教育部隨之作了某些讓步,例如新、舊課綱可以並行,有爭議部分,大考時不會考。

 

7月23日深夜,一群反課綱的學生和群眾闖入教育部,共33人(11人未滿18歲年)遭警方逮捕,其中3名記者,已遭教育部提出告訴。教育部24日表示,將會對於入侵學生,提出告訴。7月30日,反課綱微調北高地區發言人林冠華在生日當天,自殺身亡,更激化學生的抗議情緒。如今,抗議學生提出三項要求,1.撤回新課綱,2.要求撤銷對學生提告,3.教育部長下台。教育部部長吳思華31日下午,出來面對抗議學生(遭丟擲香蕉皮、拖鞋),雙方不歡而散,吳思華在回應學生的下台要求時強調,如果現在下台,誰要來(負責)處理後續課綱問題?由此可見,學生的爭公義訴求,與國民黨政權的排拒不讓,是扞格難合的。

 

 

教育部部長吳思華31日下午,出來面對抗議學生,遭丟擲香蕉皮、拖鞋,噓聲連連;安全人員則出手擋架(圖片翻攝自SAM YEH/AFP/Getty Images)

 

人民心聲被抹黑為政治力介入

 

《德國之聲》引述台灣立場傾向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副研究員林雍昇的看法指出,反課綱學生曾受到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和啟迪。在太陽花運動之前,政府說什麼,人民就照單全收;太陽花學運之後,大家發現,政府的做法是可以改變的,不滿的事,不須默默接受。

 

林雍昇不諱言指出,新課綱雖然8月1日如期實施;然而,一旦民進黨2016年執政成真,那麼,民進黨很可能會將課綱改回來,屆時受到(親中觀點)影響的學生,就不會這麼多。事實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經下令,由民進黨執政的13個縣市,一律不採用新課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年輕學生們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站出來,要求在課綱調整過程,符合程序正義,也希望能有所改變;然而,執政者並不願積極正面回應,讓人感到非常失望,年輕學生因此(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蔡英文也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喊話,呼籲洪秀柱該好好傾聽人民,以及年輕人聲音。

 

不過,國民黨團則再度譴責民進黨操弄學生;國民黨總統大選提名人洪秀柱,除了對學生輕生表達痛心之意,也希望社會回歸理性探討,別多做操弄。

===================================================================================

台意識興起 歷史課本回不去了

旺報【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40歲以上民眾的集體記憶中,中學史地課程「本國」就是中國,歷史課本第一冊一定是從「三皇五帝夏商周」講起;但民國85年之後歷史課本開始嘗試本土化,民國94年起台灣史放在中國史之前並獨立成冊,不再併入大中國脈絡,228事件、「白色恐怖」更堂而皇之登上課本,成為「回不去了」的趨勢。

過去30年來台灣經歷了解嚴與民主化進程,台灣主體意識興起,歷史課本也隨著發生天翻地覆的改革,用「斷裂」來形容也不為過。

民國85年後嘗試本土化

民國70年以前出生的民眾,翻開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以民國72年課程標準編定的高中歷史課本來說,第1到3冊共19章的「本國」歷史是從夏商周、先秦時代一直寫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台灣鑲嵌在整個大中國脈絡裡,只占了最後2章〈台灣經驗的建立〉、〈台灣社會文化的變遷〉。

按民國84年課程標準編定的高中歷史課本,延續72課標,仍然沒有台灣史的概念。不過國中歷史教育開始有所變化。民國85年教育部開始規畫國中《認識台灣》課本,以台灣為主體,統合歷史、地理、社會科,設立單獨課程、上課節數,這也是李登輝主政時期的重大政策。

一位參與《認識台灣》編印過程的承辦人員表示,當時統派人士非常反對這套教材,甚至蛋洗國立編譯館;教慣傳統歷史課程的中學教師們也吵著要退休,嚷著「這種課本我不會教」,教育部只好請台灣史專家下鄉去幫教師們開教學研討會。

民國90年陳水扁主政時期,當時的高中歷史課綱召集人、清大教授張元首次把台灣史獨立成冊,脫離中國史,還把明清併入世界史;想當然爾,這份課綱被國、親兩黨立委嚴厲抨擊,宣布暫停。但民國94年又以「暫行課程綱要」名目重新推動,94課綱的框架跟100、103課綱很接近,歷史第一冊是台灣史,第二冊是中國史,第三、四冊是世界史,被稱為「同心圓史觀」。

228、白色恐怖也納入

此外,94課綱還首次將228事件、白色恐怖這些過去「不能說的祕密」也納入課本,潘朵拉之盒一旦開啟,「台灣史獨立出大中國脈絡」的概念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說,歷史課綱爭議不是現在開始,是從〈認識台灣〉編印那時開始就吵了20年;涉及的不是歷史事件細節,而是上層的史觀和認同問題,而你如何期待一個教育部去解決史觀差異?」不願具名的相關人士表示,台灣的國族認同分裂不是一朝一夕,許多平素感性熱情的學者、教師,一旦涉入認同問題就「變了一個人」;唯有回歸教學本質,才能客觀看待此次歷史課綱微調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