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廢死團體:政府以隨機殺人 回應民怨

 

新頭殼newtalk 2015.06.05 林朝億/台北報導

對於政府5日下午全台同步槍斃6名死刑犯,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晚上於法務部前召開記者會,嚴厲譴責法務部在悲劇事件連環發生、民怨四起、社會恐慌之際,選擇以「隨機執行死刑」之方式回應民怨。他們認為,死刑存廢需要更多社會對話,但不管支持死刑或者反對死刑,目前對台灣社會大眾最重要的事情是止痛療傷。

活動一開始,由8個抗議團體代表輪流發言,分別是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黃嵩立、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張淑惠、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郭怡青、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長崔愫欣、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謝淑美等人。

他們以聲明批評法務部草率、隨機挑選死囚執行,並無法回應人民對社會安全的期待。自2010年重啟死刑執行至今,每次的執行都是黑箱作業、隨機挑選。

他們要求法務部告訴社會大眾,是如何審查並決定執行這6人?抑或是連審都沒有審就殺幾個交代,還是早就審好了放在那裡等著執政者的需要?如果是前者的話,這幾個案件保證沒有冤案?如果是後者的話,死刑是為正義,還是為政治需求服務?

廢死團體指出,政府樂見人民不斷高漲的死刑訴求,因為一顆子彈可以排除所有精神衛生、校園安全、社會經濟與被害人保障等層面的批評及檢討,政府何樂而不為?只要在重大殺人案件發生後,挑起死刑存廢的議題,事件背後應該被檢討的每個環節都可以順利卸責。

廢死團體表示,割喉案發後,教育部針對校園安全僅表示「指示特教司聯繫所有校安中心,注意校園安全,並會儘速邀集各縣市,研議如何強化校園安全機制,以確保學生就學安全」簡單帶過;國人因這起案件受到的心理衝擊和恐慌,衛生福利部完全沒有任何回應,告訴人民可以怎麼辦;內政部與警政署也沒有任何隻字片語,告訴人民到底要如何自保,以及相關部門會有什麼措施,讓民眾安心。

他們表示,台灣根本還沒廢除死刑,事實上從2010年起,政府連續5年都執行死刑,如果死刑真的有預期的效果與功能,不幸不應一再發生。

廢死聯盟指出,這個政府依照慣例在其聲勢低靡時、重大案件發生後,用死刑來蒙蔽人民的眼睛,規避其應負的責任,大家就更應該張大眼睛,看穿這種障眼法,拒絕政府用死刑作為給被害人的廉價正義。

==================================================================================

廢死聯盟:理解犯罪才能解決問題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日電)廢死聯盟今天說,得知又發生孩童割喉案,他們和所有民眾的反應一樣,感到悲傷、氣憤、心痛,但企圖以死刑作為問題的解答,是徒勞無功,理解犯罪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廢死聯盟發布新聞稿表示,他們和所有人一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成員是小女孩的爸爸、小男孩的媽媽,也是小男孩小女孩的阿姨和叔叔;他們常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各項社會議題和活動,因為大家都希望孩子在一個公平正義、安全的社會中成長。

因此,在得知再次發生孩童割喉案的當下,他們和所有台灣民眾的反應一樣,感到悲傷、焦慮、氣憤、無助,也同樣感到心痛與不解,在夜裡緊緊抱住自己的孩子,害怕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傷害他們最愛的親人。但是,悲痛之餘,他們更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以及,他們到底能做什麼來讓社會更安全?

廢死聯盟說,很抱歉,他們不想在這個悲痛的時候配合媒體的期待和新聞節奏立即回應而傷害被害人家屬,甚至造成社會對立和誤解,就算是在發表這份新聞稿的現在,他們仍像在黑暗中摸索光明,只能試圖看到一些現象。

大家都害怕恐怖的案件會繼續發生,同時也感覺到事件發生的頻率似乎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刻他們無意挑起死刑存廢的論戰,因為台灣尚未廢除死刑且持續地執行死刑,執行死刑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企圖以死刑作為問題的解答將會徒勞無功。

廢死聯盟說,理解犯罪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從湯姆熊案到北捷案,他們一再地呼籲,「期待大家能一起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思考更深一層關於結構、制度以及預防犯罪等因素。」唯有理解這些犯罪、找出犯罪成因才能預防犯罪,而不是放任政府卸責,躲在死刑之後,而不去努力於社會的改善。這次北投女童案就是放任政府卸責的結果。

此外,從日本無差別殺人事件,或許能從其中得到一些警示和啟發,但最終台灣必須要針對無差別殺人做出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法務部責無旁貸。1040601

======================================================================================

觀點投書:台灣沸騰的群眾情緒—廢死不可? – 風傳媒

台灣這幾天在社群媒體「臉書」上充滿了網民的仇恨言語,同樣的情緒在一年前也瀰漫整個台灣社會,那時是一名遇到退學、轉學考失利等課業挫折的大學生鄭捷在台北捷運上隨機殺人,該事件爆發全體社會對判其死刑的強烈呼聲,呈現所謂「普世價值」的廢死在台灣民主下的脆弱。這一次,一名失業的29歲男子龔重安對年僅8歲的國小女童割喉致死,再度掀起台灣社會天崩地裂式的群眾憤懣。

台灣盛行的社群網站臉書是此次最重要的散播仇恨工具。在臉書的病毒式行銷下,每個閱聽人都可以將影像、文字即時的傳送到親朋好友的塗鴉牆上,透過重複轉帖,得以散佈至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眼中,匯聚民意成為改變社會的巨大力量。然而民意如流水,載舟覆舟都捉摸不定,當龔重安成為全民的「頭號敵人」後,社會已缺少能夠理性思辨的機會,剩下的只有「廢死不可」(音同臉書的英文:Facebook)的聲音,臉書也成為仇恨加乘的增大器。

贊成死刑的論點認為,死刑能夠有效嚇阻嚴重的犯罪,尤其是蓄意殺人這類的犯行;透過代表公權力的國家機器來執行死刑,可避免人民私刑的非合法性,也符合「應報」的觀念,對受害者家屬有安撫的效用;相較於無期徒刑,死刑在經濟上更節省,若與伊斯蘭國家的石刑、美國的電椅相比,採取槍擊的死刑也更能減少死亡時不必要的痛苦,相對符合人道主義。

反對死刑者則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出發,首先,生命權是人權的基本,任何人並無權以公權力或私刑的方式剝奪他人的性命,其次,死刑並非真正能解決重大犯罪的手段,年年仍有層出不窮的殺人等犯行;再者,死刑忽略了人的善良本性,無法給予犯罪者自新的機會;最後,國家的司法體系並非全面完整,很可能出現誤判等問題,將造成冤假錯案,死刑因具有不可回復性,因此理當廢除死刑。

從上述爭辯中得以發現,死刑在嚇阻犯罪的效力上是論爭重點,由於缺少科學性的檢驗死刑與社會犯罪的關係,因此台灣的「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認為,因為擔心死刑,犯罪者將採取殺人滅口的更重大謀殺計畫,以逃避死刑的責任。另一方面,著名的台灣法醫高大成則以經驗法則認為,死刑的確有效嚇阻類似犯罪的再發率,幾乎每個死刑犯都是腿軟、受法警攙扶赴刑場的狀況,顯現死刑具有使人恐懼的效能。

然而,不論正反雙方的意見陳述為何,在理性基礎上的討論時常受到輿論情緒的牽引。舉例而言,台灣的四大報紙「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都不約而同以聳動標題激起民眾怒火,即時號稱台灣的理性聲音的聯合報或中國時報也都直批「冷血」,不待司法調查而訴諸民意,更不用說擅長鼓吹民粹的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動輒以「人渣」、「人魔」來未審先判,喪失了知識分子在思想上的批判性思維。這樣的新聞如同「公審」,其壓力反而使偵查案件的檢察官或法官容易妥協其專業,往群眾希望的結論偵辦,換句話說,「未審先判」動搖了司法體制,也使大眾喪失理性思考的契機。

在另一個新興媒體平台—臉書上,更呈現沈默螺旋和團體迷思的現象。以龔重安案為例,幾乎每個人都對這樣的罪行義憤填膺,一致的認為該對此人處以極刑,這樣的情況反倒使不同想法的人容易噤聲,深怕發言遭到親朋好友的「圍剿」,也使尚不熟悉或無定見的網友認為「處死」就是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的沈默螺旋現象最著名的就是納粹德國時期,一致的言論與行動,消滅了社會進步的多樣性。在政策制定上,由於類似想法的人居多,在討論新的政策時將陷入決策的單一化,可能對重大的問題或瑕疵視而不見,這在2003年美軍進攻伊拉克時,白宮和國防部的高層並未對中央情報局提供的情資審慎思考,接受了推翻海珊的政策建議,其結果便是美國國力的相對衰落和聲望下滑。

行文至此,筆者並非廢除死刑者,僅是堅信人性的美好終將克服七宗原罪。更重要的是,探求社會的集體心理成因更優先於放任自身情緒的恣意橫流。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存在著「悲情」心態,也日益安於當前流行的「小確幸」,悲情使得台灣人始終尋找發洩的出口,不論是仇恨中國大陸、國民黨政府,甚至在鄭捷、龔重安等殺人案件上的集體宣洩,都是長期扭曲嚇得不健康心態,這樣的悲情是種「負能量」,在短暫狂亂的集體「獵巫」下,神智清晰的人常只能看著國王穿新衣,裝懵作傻,負能量最終也只能產生負面效應,陷入惡性循環。

小確幸則是台灣社會的慢性毒藥。儘管台灣擁有國際化的人才、最聰明的頭腦、四通八達的海洋運輸網和位居東亞要津的地緣位置,但是淺嚐小確幸就如品茗一般,讓人忘卻在舒適的生活步調,卻喪失與世界一同競爭的雄心。當重大的殺人案件破壞了台灣社會的小確幸,許多民眾紛紛指責「最美的風景是人」受到嚴重侵犯,亟思重回美麗的小確幸,卻少了更進一步走出舒適圈的勇氣。鄭捷、龔重安等人在生活、課業、求職上遭遇的挫折,點破了沈溺小確幸的台灣社會的赤裸現實,也就是存在一部分人連小確幸都無法滿足的社會矛盾,對於擁有世界舞台的其餘國家來說,台灣在意的小確幸則是另一種國際上的「鄭捷、龔重安」之流,儘管台灣比起北韓來說好上許多,但仍是劃地自限的「自我感覺良好」群體。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仍在於台灣社會是否可以給更多年輕人力爭上游的希望。

值得慶幸的是,台灣年輕人並不完全再現上述的群眾情緒,譬如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的學生透過經營社群媒體,試圖翻轉「公審死刑」的媒體效應,帶來與眾不同的聲音,也協助更多學生能多元地識讀媒體,避免成為情緒輿論的奴隸。政治大學也有「政大三十講堂」,邀請如李開復等世界企業傑出人才演講,漸漸褪去台灣的「國王新衣」。如毛澤東所說,「矛盾存在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在世人皆曰殺的怒斥聲中,較為理性的逆向思考則以清流的方式展現出另一種輿論意見,這樣的正反交互辯駁的矛盾則可望能走向「合」的結果,促進社會的整體向上發展。

最後,不論龔重安案如何發展,終究得回歸依法行政的正道下。人心總是浮動,因此遵循制度,從中改革才是長治久安的做法,不論是中國大陸的「依法治國」,或是台灣的「依法行政」,都顯現兩岸共同關切的法制面向。當法治的發展健全成熟後,即使仇恨佔了輿論上風,但是愛和包容仍能有生存空間。

*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所研究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