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權之爭 中越劍拔弩張

 

 

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黃欣╱綜合報導】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亞洲之後,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態度日益強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14)日對印尼外長馬提(Marty Natalegawa)強調,中國在西沙群島有關島嶼進行正常鑽井作業,此作業從10年前就已啟動,越南此時派出大批船隻進行強力干擾和野蠻衝撞,是造成局勢緊張的原因。

王毅說,越方做法侵犯中國的主權和管轄權,也損害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他敦促越方冷靜下來,不要試圖將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印尼長馬提則回應,該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願與中國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此次衝突爆發於5月1日,由於中海油在距離越南較近的西沙群島中建島架設鑽井平台,引起越南不滿,7日兩方軍艦於平台附近碰撞,並以高壓水柱互相攻擊。

根據美聯社報導,越南方面派出近30艘船艦,中方也派出10多艘艦艇圍繞在平台周遭,使緊張情勢升高。過去中國沒有用架設鑽井平台,來加強對南海主權的前例,這次的大動作,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中國政府於1947年正式對外公布,在中國地圖上,有九條斷續、狀似U型的海上疆界線,構成中國在南海的權益主張及領土主權。最初南海沿岸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越南各國並無異議,直至發現大規模油氣資源,立場開始轉變。

近年來,由於中國與菲律賓等國衝突不斷,東協一直要求中國與其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但未獲積極回應。昨日菲國也趁勢宣布,中國正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非法施工,似有意擴大南海爭端。

=======================================================

「第2個波斯灣」 177億噸原油7國搶

 

越南發生反華暴動,主因是大陸與越南在南海油田的開鑿爆發衝突所引起,南海估計有177億噸原油,被譽為第2個波斯灣,加上地處重要航道,周遭國家這幾年不斷在這裡爆發衝突,就是希望搶奪南海的豐富資源。

 



華爾街日報報導:「越南海巡隊在週三公布了這段畫面。」

這就是引爆越南反華的源頭,大陸海警船撞向越南船隻,還發射水砲,這個爭議海域英文叫Paracel Islands,對岸稱西沙,越南叫黃沙群島,中國大陸在此開鑿油井,遭越南抗議。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周邊有些國家對此可以說是垂涎欲滴。」

越南民眾:「反對中國入侵。」

美國南加大美中研究所指出,南海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問題海域之一。策略智庫副總裁羅傑貝克:「誰能掌控南海諸島的主權向來是關鍵議題,攸關誰能掌控海路、掌控這塊海域。」

全球過半油輪都得通過這裡,南海向來兵家必爭,近期更因為各國發現原來南海很多島礁資源豐富,粗估有177億噸原油,號稱波斯灣第2,蘊藏的油氣和漁業資源價值合台幣30兆,這塊肥肉鄰近國家都想咬住、不鬆口。經濟學人報導:「中國大陸急於拓展在東南亞的領海,而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也在此與中國大陸爭奪主權。」

如果加上台灣,等於有7個國家想搶南海資源,對於自詡東亞最強的中國大陸而言,怎可能示弱,近年多次跟越南與菲律賓軍方漁民爆發衝突不說,連途經巡邏的美軍也沒在怕。南加大美中研究所影片:「中國大陸甚至在2009年春天,與美國海軍發生衝突,大陸船隻離美軍偵察艦只有幾碼的距離。」

美國海軍(2009):「大陸人在挑釁。」

目前中國大陸是全球第2大石油消耗國,僅次於美國,但大陸經濟還在成長中,急著確保石油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計劃未來20年投入2000億人民幣,在南海探勘石油。南加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林丹:「中國大陸打算在南海做什麼,全球都在觀察,它(南海)等同台灣、西藏、新疆,在這種主權議題上,中國大陸看似沒有協商餘地。」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2010):「我們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

各國搶南海主權的背後更是經濟考量,搶油大戰早就開始,越南反華事件只是將緊張形勢變得更加白熱化。

=========================================

〈自由廣場〉中國南海強勢作為 製造台灣外交危機

2014-05-18

◎ 張棋炘

中國於五月初開始在南海設立鑽油平台,立即引爆與越南之間的衝突。先是南海上演艦艇衝撞、水砲戰,越南隨即爆發排華暴動,台商在平陽省投資設立的諸多工廠一併遭受池魚之殃,被迫出逃,一連串事件再次凸顯台灣的困境,將在短期內進一步加劇。

其一,台灣在南海議題上無可選擇,被迫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導致單方面承受更大國際壓力。台灣在南海上擁有最大的兩個島嶼—東沙島和太平島,而且台灣對南海所提出的固有領域界線(十一段線或稱U型線)和中國所提出的傳統界線(九段線)完全重疊。美國方面已經分別透過國務院官員及智庫,表達希望台灣可以放棄這樣的主張,台灣當然不願意單方面承受這一壓力。然而中國動作越大,台灣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也就變得更大,最終可能導致原先台灣所設定的先「和中」後「親美」的政策框架垮台。

第二,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問題與衝突,短期內將再度浮上檯面。自兩岸分裂分治之後,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問題便逐漸浮現,受到國民政府的壓抑和歷史教育灌輸,對中國的認同始終大於對台灣的認同。然而隨著中國崛起的強勢,以及在兩岸經貿議題上對台灣予取予求,激起台灣內部的反中意識,也成為太陽花學運獲得正當性的動力之一。現今南海爭端激化,台灣甚至比中國還先一步受害時,「台灣意識」的強化將難以避免。外交部發起另類「正名運動」,除了強調「台灣不是中國」之外,更要讓台商可以對外強調「我是台灣人」,成為政府進一步鼓勵以「台灣」為「國家認同」最終依歸的一種象徵。但「國家認同」問題若短期內浮上檯面,使台灣人民必須立刻做選擇的話,又將使台灣同步承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壓力。

面對不確定又高壓環境,台灣應先讓美國充分了解台灣無意選邊站,也願意在不被犧牲情況下,配合美國的作為;但相對地,美國也應配套在軍售、亞洲經濟整合議題上,提供台灣更明確的支持並展現成效,台灣才有可能找到更具可行性、既非扈從也不全然是赤裸裸制衡的、以解決困境為導向的方案。(作者為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助理研究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南海問題 油權
    全站熱搜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