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年僅33歲的女性上班族,排便習慣經常改變,有時剛排便後又有便意,常常進出廁所數回,煩不勝煩,到醫院接受檢查,竟已罹患大腸癌第二期;醫師表示,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徵兆,若出現血便、排便不正常、腹部絞痛等症狀常為時已晚。建議有家族史者應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人50歲後每2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收治這名女子的署立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宜霖表示,進一步追問該患者才發現,其母親曾罹患大腸癌,家中的男性成員也都有大腸瘜肉,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李宜霖指出,罹患大腸癌與遺傳基因有顯著關連,直系親屬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增3倍,2人則增加9倍。另外,許多研究也發現,喜愛吃燒烤、油炸等高油、高脂食物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較一般人高。
如何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李宜霖表示,美國研究指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年齡層逐漸下降,但定期接受糞便檢查,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李宜霖強調,定期接受糞便潛血、大腸鏡檢查,是預防罹患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可得知腸道是否發生病變,若檢查呈現陽性反應,則必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是否有瘜肉或腫瘤,發現瘜肉應切除,可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若有腫瘤必須切片檢查是否為惡性腫瘤。
李宜霖建議,有家族史者應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民眾可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50歲後每2年進行一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5歲女孩,手腳關節附近的皮膚長期出現紅疹,不但泛癢,且也已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透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這名小女孩已漸漸恢復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多好發於嬰兒或兒童期,約占80%是在5歲前發病;皮膚科醫師蔡旻倩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且反覆性發作的皮膚疾病,最常發生於夜晚,包括有家族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病史者,都為高危險族群。
醫師蔡旻倩進一步說明,通常主要症狀從發癢、搔抓到濕疹,尤其皮膚一旦出現濕疹,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具有傳染性,但若症狀加劇,就會出現白色皮屑,或有黑色素沉著的現象。
治療上,多以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像是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藥物等;蔡旻倩呼籲,患者應避免使用具有香精、防腐劑等乳液,也盡量減少出入過熱的場所,並保持心情愉快,才能有效紓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預防中風,除了要聽心、聽肺,還要記得聽頸!台中榮總神經外科崔源生醫師指出,血流通過頸動脈狹窄處,可能會因壓力差而暴衝產生雜音,60歲以上民眾或是高危險族群在體檢時,若頸部聽診有雜音者,建議接受頸動脈超音波做更精密的檢查;三高或是抽菸飲酒等習慣者,至少每2年檢查一次,而頸動脈已阻塞達50%以上的中風高危險族群,更要一年一次定期追蹤,以防憾事發生。
台灣每年約有3-5萬人發生嚴重程度不等的腦中風,尤其好發於老年人的「頸動脈狹窄」,更是導致腦中風的主要原因。中風分兩種,一種是出血性中風(腦溢血),一種是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近年國人對高血壓的控制越來越好,出血性中風逐年減少;但卻因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的盛行,導致血管老化、血液濃稠,出現粥狀動脈硬化現象,使得缺血性中風患者日益增多。
崔源生醫師說明,若頸動脈阻塞狀況不嚴重,通常先以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如果已有中風的徵兆,或是頸動脈阻塞大於60%,則建議以侵入性治療打通患部,分別為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及傳統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前者為內科微創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出血風險低,術後2-3天即可出院,後者以外科手術切開頸動脈血管,再將阻塞粥狀硬塊切除,手術時全身麻醉,需住院5-7天。
「缺血性中風患者當中,有高達九成都是70-80歲的老人家!」,崔源生醫師說,「如果用四線道大馬路來比喻頸動脈,考量到年長患者對於麻醉的耐受度及出血的風險,通常建議使用動脈支架置入術,打通三個線道,讓血液能夠通暢即可。」
許多中風患者長期依賴藥物治療,卻仍發生二度中風甚至三度中風,不僅死亡率大增,還可能導致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崔源生醫師建議,頸動脈的治療需要內、外科共同評估,目前動脈支架置入術已相當普遍且有健保給付,患者無需過度畏懼手術,以免延誤治療良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