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感嘆什麼都漲,就是不漲薪水,但其實薪水不是凍漲,而是微幅調漲、微小到「無感」。根據勞動部最新調查,去(102)年7月平均薪資37,771元,較前(101)年同期增加334元。其中以主管及監督人員薪資最高,而服務及銷售人員為最低。
根據勞動部調查,102年7月工業及服務業平均每人經常性薪資為37,771元,較前年同月的37,437元增加334元、相當於0.89%,不到1%的微幅調漲,讓上班族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同時,勞動部也針對工時進行調查,以去年7月為基準,每週工作日數以「每週工作五天」占50%最多,較前年7月增加5.3%;規定每週工作時數為40小時者、占44.8%居首,較前年7月增加6.3%。
以職業類別來看,主管及監督人員62,610元最高,是整體平均的1.66倍;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24,153元最低,為總平均的0.64倍;顯示受僱員工薪資與專業技術高度相關,主管及專業人員超過總平均薪資3成5以上,而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工作者的平均薪資,則低於總平均3成5以上。
按教育程度分析,以研究所及以上平均32,017元最高,大學26,915元、專科23,890元、高中職21,946元、國中及以下20,690元最低,顯示薪資與教育水準呈現正相關。
=============================================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30日電)勞動部今天公布最新職類別薪資調查,目前有5成勞工實施週休二日,但每週工作六天的事業單位仍有近2成。
勞動部今天公布102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主要針對工業及服務業(不包含開業雇主及自營作業者),於102年8月調查共回收9678個樣本。
報告顯示,102年7月事業單位規定每週工作日數以「每週工作五天」者占50.0%最多,較101年7月增加5.3個百分點;其次「每週工作六天」占19.6%則減少9.7個百分點;「週六彈性上班」(每兩週有一週工作五天、一週工作五天半或六天)者占15.5%居第三。
此外,從每週工時來觀察,有規定員工每週工作時數的事業單位占92.4%,以40小時者占44.8%居首,較101年7月增加6.3個百分點;規定每週工時48小時者占14.5%次之,44小時者占13.3%再居次。
勞動部指出,各行業規定每週工作40小時者,以金融及保險業的80.6%、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的72.4%、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的69.9%較高。每週48小時者以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39.4%、礦業及土石採取業36.0%、住宿及餐飲業33.3%、電力及燃氣供應業30.7%、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30.6%、其他服務業29.2%較高。
勞動部說明,從民國95年起,國內每週工作五天的事業單位皆占4成以上,早已是主要工時形態;但每週工作六天的事業單位仍近2成,主要是因為服務業部門需配合一般社會大眾消費習慣且營業時間較長,以致每週工作六天的比率較高。1030530
==============================================
〔自由時報記者黃邦平/台北報導〕很多勞工還在癡癡期待能週休二日,勞動部最新調查近萬家事業單位發現,已有五十%企業實施每週工作五天、週休二日,但總人數卻比前一年減少一.三個百分點。此外,每週工作六天的事業單位仍有近兩成,其中以服務業較多。
根據勞動部調查,自九十五年起,採週休二日的企業都在四成以上,去年調查則較前年增加五.三個百分點,首次達到半數;但採週休二日的員工卻由前年的五十九.五七%跌到五十八.二七%。
勞動部統計處長劉天賜解釋,由於每家企業只填一份問卷,問卷上工作天數也只能勾選一個答案,有的企業部分採週休二日、部分採其他工時,就以主要的工時回答;人數較多的企業工時型態改變,以致最後統計數字出現變化。但有勞團擔憂,希望不是週休二日後,企業為省成本而減少人力,勞檢單位應再追蹤。
調查也顯示,「每週工作六天」仍有十九.六%、較前年減少九個百分點;至於「週六彈性上班」(每兩週有一週工作五天、一週工作五天半或六天)者占十五.五%、居第三。勞動部並推算,目前仍有三百萬勞工尚未採週休二日。
服務業週休二日比例較低
整體來說,服務業採週休二日的比例是比工業部門低,但部分行業幾乎大多數早已採週休二日制,如金融保險業(九十八.二%)、資訊通訊傳播業(八十七.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八十.七%)。每週工作六天比率較高的行業有住宿餐飲業(四十九.七%)、其他服務業(四十五.五%)。
四十九.七%事業單位規定的每週工時不超過四十小時,平均為四十二.五小時,甚至有四.七%的事業單位超過四十八小時。勞動部解釋,這涉及個別企業可能採用各種變形工時,且若是在勞基法限制範圍內的加班、調休,都有可能超出正常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