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12項國艦國造案預算4700億元
發稿時間:2016/06/20 11
最新更新:2016/06/20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20日電)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梅家樹中將今天指出,海軍12項建軍計畫,從107年到129年經費粗估新台幣4700億元,明年的優先項目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快速布雷艇」和「沱江艦」。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天審查「陸海空軍勳賞條例第六條修正草案」並備質詢,國防部次長柏鴻輝等官員列席。
海軍今天將在最後一場台北邀商說明會中公布最新建軍12項規劃,包括「潛艦國造案」、「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等,展現國艦國造決心。媒體報導,海軍希望未來以國艦國造方式,建造6到8艘的神盾級軍艦,以取代現有的紀德級軍艦。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質詢時關切國艦國造的12項計畫總經費及明年優先項目。
梅家樹表示,12項計畫含潛艦總經費粗估4700億,從107年持續到129年。
梅家樹指出,明年優先項目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今年會完成合約設計,此外還有快速布雷艇、沱江艦等後續相關規劃,這幾個案子概估投資到114年約600億元。
江啟臣追問明年沒有神盾級軍艦?梅家樹說,沒有,會逐步推動。江啟臣表示,希望海軍提出國艦國造計畫都是具體可行。1050620
============================================================================
台灣國艦國造 BBC分析有兩大困難...

BBC認為台灣的「國艦國造」計畫很難實行,其中之一的困難點是要突破中國的封鎖。(資料照,張忠義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蔡英文政府提出國艦國造的計畫,不過外媒卻認為台灣的「國艦國造」計畫很難實行,其中的一個困難點是要突破中國的封鎖!
BBC報導,台灣「國艦國造」會有兩大困難點,除了缺乏技術,還要突破中國的封鎖線,難度相當大。
報導指出,台灣在技術方面需要火控系統、雷達偵測系統,這些還需仰賴國外的技術,不過可能沒有國家願意惹怒中國來幫助台灣。
=========================================================================================
《政治》小英:潛艦國造,絕不是說說
2016/03/11 08:23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選前宣示國艦國造,引發造船業界高度重視。蔡英文昨天南下與台船業者座談時,再度重申國防自主是「一定要走的路」,國艦國造更是要堅持的選項,「國防產業能帶動經濟成長動能,國艦國造,尤其是潛艦,更是非常重要的計畫,我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蔡英文選前提出的國防政策白皮書中,明確表示要力推國艦國造、潛艦國造,在2016年就要啟動新購型1500噸級潛艦的原型艦研發,並在2040年至2042年間,完成6艘新型潛艦建造,兩階段預計要投注上千億元經費;此政策一出,立刻引發業界討論,也引爆造船國防產業商機。
昨日蔡南下與造船業者座談,國內重要代表幾乎全數出席,包括中鋼前董事長江耀宗、台船公司董事長賴杉桂、慶富造船總裁陳慶男、中信造船董座韓碧祥、合勤科技總經理廖朝暉等國內22家造船相關業者齊聚。蔡則率民進黨祕書長吳釗燮、政策執行長張景森、智庫國防小組召集人陳文政、智庫產業小組召集人龔明鑫等人與業者對談。
身兼台船工會理事長韓碧祥特別在會中提及,過去幾10年來,國艦國造都「只是口號」,希望這次能真正落實,「是造船業者共同的期望」。他也說,過去台灣造船業所建造的大型漁船、鮪魚船等,已經遍布全球3大洋,但如今船已供過於求、沒有業務,「聽到蔡總統說要國艦國造,都給造船業打了一劑強心劑!」
蔡致詞時說,產業之旅到高雄的第一站,就是與造船業者們座談,顯見其重視;她說,過去在大選期間曾提出5大創新研發計畫,盼能找回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其中國防產業就是一環,「而國艦國造,尤其是潛艦,更是非常重要的計畫!我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
她說,發展國防除為國家安全外,也要同時為產業發展創造機會;在民進黨的規畫中,國防建設跟經濟發展要相互結合,讓國防支出變成為可增值的投資,「以國防來支持經濟發展,並讓產業創新厚實國防的能力」,她並強調,「國防自主是一定要走的路,國艦國造,更是應該堅持的選項!」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管婺媛/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