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會長期執政嗎?

在空前勝利之後,民進黨會長期執政嗎?前主席許信良預言,民進黨這一仗打贏後可能會贏幾十年,國民黨會從此開始衰微變成了小黨,而未來制衡民進黨的將是第三勢力。這話其實太過樂觀。

2003年陳水扁執政時,民進黨開了一個黨公職內部研討會,當時一位黨內大老指出,如果2004年再把國民黨打敗一次,他認為國民黨會解體,民進黨可以執政三十年。結果民進黨2004年是贏了,2008年卻敗得奇慘無比。2009年上海舉辦一個兩岸關係研討會,會中不論是中國學者或國民黨學者都一致認為,民進黨的正當性已被陳水扁的貪污案件完全摧毀,民進黨將永遠無法再起。結果八年下來是民進黨把國民黨打趴在地。


這個輪替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政治學的鐵律是,如果一個國家有一個主要矛盾,那就會出現一個圍繞這個主要矛盾的兩大政治陣營。如果配合上單一席次的總統選舉,那就會出現由兩個主要政黨作競爭的兩黨體系(two-party system)。只要中國不放棄統一台灣,台灣的統獨矛盾就不會解決,也就必然會呈現藍綠分立的局面,道理恰如一枚硬幣必有兩面。藍營也許不會再由國民黨做代表,綠營也未必永遠都是民進黨做老大,但你不可能期待藍綠任何一方會永遠消失。從藍營灰燼中爬起來的未必還是個有黨產的「國民黨」,但一定有一個綠營的主要對手會形成。

進一步分析,現在的國民黨雖慘,並沒有慘過2008年的民進黨。藍營的國民黨加親民黨還有38席立委,高於民進黨當年的27席。國民黨加親民黨的得票率還有44%,高於民進黨當年的41.5%。這次因為強弱懸殊讓170萬人左右懶得去投票,這其中大部份都是藍軍。所以泛藍的版圖雖被侵蝕,卻沒有消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有人說,年輕選民對國民黨再也不會回頭了。是的,但2008年也曾發生年輕選民集體厭惡民進黨的現象,現在的國民黨不會比當時的民進黨更慘。年輕人反對執政黨是一種天然現象,誰敢說現在十二歲的孩子在八年後成為首投族時還會投給民進黨?

國民黨慘敗的最大原因,就是持續八年的低薪、高物價和沒有未來感,解決之道當然是把經濟搞好。但目前中國經濟低迷,人民幣持續走貶,台幣也得跟著貶。台幣一貶,當然就是持續的低薪和高物價。而不管是貨貿、TPP或RCEP都是遠水難救近火,民進黨拿得出來的其他方法並不多。如果四年或八年之後還是低薪和高物價,民心又會再度轉向。

統獨矛盾無法解決是台灣的悲哀,政黨輪替註定是台灣社會的常態。民進黨人一定要戒慎恐懼,真正做出一些事來。

【作者 梁文傑/1971年生,浙江大陳島移民後代,現任台北市議員,曾任真理大學憲法講師、新社會雜誌總編輯、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陸委會諮詢委員等職】

=========================================================================

民進黨將執政20年?

民進黨在巨大的行政資源協助下,基層穩固,未來將所向披靡,除非民進黨自己分裂,否則難有敵手民進黨在巨大的行政資源協助下,基層穩固,未來將所向披靡,除非民進黨自己分裂,否則難有敵手


【on.cc東網 作者:妖西 實踐哲學家】

2016民進黨大贏,國會單獨過半,取得首次全面執政,台灣人民多以雀躍的心情,準備迎接一個全新的時代。時代力量也不負各界期待,挾當初太陽花的光環與氣勢,在國會一舉攻下5席。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曾在選前兩周大膽預言,民進黨必然大勝,而且將持續執政10到20年。以我對台灣政治生態的瞭解,此言恐怕真會成真。

回看台灣民主史,從黨外時代開始一直到2016民進黨全面執政,可說就是一部「打倒國民黨史」。民進黨之於台灣社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以「倒國第一品牌」的身份,完成終結國民黨統治台灣的歷史使命,其他都是次要的。

現在國民黨倒到失去政權、國會只剩下三分之一,民進黨在民意的期待與壓力之下,勢必會在2018以及2020兩次選舉中,在合法的範圍內,結合中央與地方既有的行政資源優勢,進一步拔樁重創國民黨,讓國民黨更加邊緣化。

在以謹慎出名的蔡英文的領導下,民進黨也勢必記取第一次執政的種種教訓,步步為營,不讓國民黨有見縫插針的翻盤機會。一旦新國會能夠針對黨產等政黨公平競爭的阻礙有所突破,下次選舉國民黨將失去鞏固基層的能力,幾乎必然潰敗。

由於在選前國民黨就已頻露敗象,泛藍勢力分裂成數個小黨以求保存實力。未來,在缺乏黨產奧援以及政治明星的情況下,國民黨分裂成數個小黨的情況只怕會更加確立,讓國民黨難有翻盤的機會。

至於民進黨這邊,在前所未有的行政資源協助下,基層穩固,未來將所向披靡,除非民進黨自己分裂,否則難有敵手。
那麼,時代力量呢?

從選舉過程高度依賴民進黨以及立法院長選舉不推人選兩件事來看,時代力量似乎自我定位為小綠輔助大綠的角色。然而,小綠的存在價值取決於國民黨此一共同敵人,一旦國民黨在未來兩次選舉進一步弱化,小綠若要生存,勢必需要新的政治角色定位。

有趣的是,這新的角色定位很難不是站在民進黨政治利益的對立面,但,如此一來,時代力量將面對和台聯一樣的困境:在票源重疊的情況下,後太陽花時期的台聯為了拉出與民進黨的區隔,選擇不斷「衝康」民進黨,最終惹毛了民進黨,透過扶植時代力量,一舉殲滅了台聯。

更令人擔憂的是,與台聯相比,時代力量只怕更加依賴民進黨;但對民進黨來說,時代力量的利用價值可能就只有這一次選舉。下一次,民進黨為了自身政治利益的最大化,選擇讓時力步上台聯後塵,不無可能。

由此觀之,民進黨持續執政10到20年是很有可能的。下一個問題是:這對台灣整體利益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

周子瑜風暴─兩大黨危機和第二大黨換人做

依據TVBS選後兩天的調查,受到周子瑜事件衝擊的選票約有4%,大抵是50萬票。由於蔡朱兩人差距高達300萬票,這50萬票對於勝負大局毫無影響。立委選舉上,區域選舉方面,少了4%之後,泛綠在台北市桃園等地少4席,但是仍然無關兩大黨間,國民黨大敗民進黨大勝的大局。


不過追蹤選前10天之後開始到票投出的民調來看,周子瑜事件對於小黨衝擊相當巨大,受到衝擊後支持度的起伏對只有幾席立委的小黨甚至可以說是波濤洶湧,起伏劇烈。

對時代力量來說如果少了這4%的助力,台北市將少一席區域立委,這對只當選3席區域立委的小黨影響當然不小;但更戲劇化的現象發生在政黨不分區代表的選情起伏方面。依據台灣指標民調在投票10天前的調查,各政黨支持度如下:
 

【圖片來源: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圖片來源:台灣指標民調公司】


這樣的支持度換算成席次,結果是:
民進黨17,國民黨11,親民黨3,時代力量3,可以說民調和投票簡直一模一樣,預測神準無比。

不過結果雖然一樣,但是過程並没有那麼簡單。

首先,在投票前一個星期左右,民調發現時代力量和綠社盟的支持度急速上升,其中時代力量的民眾支持度還上升到驚人的15%左右;相反的,民進黨支持度有如溜滑梯,一路從接近3成多一路掉到23%。這變化如維持到投票時,將使時代力量不分區6席全上,而民進黨可能掉到12席,害得民進黨驚慌地全面動員,全力搶救,呼籲集中選票給民進黨不要浪費給時代力量。但是民進黨的「全面動員令」,效果雖然有,卻並不太大,到投票前一兩天也只使自己回復到30%支持度,而時代力量還維持在10%,綠社盟則反而往3%多上升;但是周子瑜事件一爆發,諸小黨政黨票馬上被壓下去,最後票開出來,是民進黨支持度暴衝到44.6%,得到出乎意料之外的18席,時代力量從15%再萎縮到6.11%,從6席全上掉落到只剩兩席,而綠社盟則一席也沒有。

幸好時代力量雖然在不分區席次劇降,但是在和民進黨合作的區域選舉則獲利,稍微彌補了不分區的損失。

選後眾專家的評論是周子瑜事件的輸家是小黨,贏家是民進黨,只是沒多說為什麼,只有姚人多教授説這是因為周子瑜事件催化了台灣社會國族認同的緣故。

這說法犀利,現在我要調整一下角度來看這件事:

一般社會,遇到國家主權危機時的典型反應是集中力量鞏固領導中心,並壓抑對多元價值的追求;相反的,在太平盛世主權安全無虞時,則追求多元價值。

現在就依這邏輯進行分析:
因為北京在整個選舉過程中不只不介入,不對民進黨施壓,還放出馬習會、飛機中轉、「貨貿協議」與「互設機構」等「和平訊號」,於是民眾紛紛以支持小黨的方式追求多元價值的實踐,造成民調中小黨支持度急速竄升的現象。

但是周子瑜事件引爆民眾主權被嚴重打壓的危機意識,於是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藍黨全面受傷;同時,也使民眾把票集中到民進黨身上,而壓抑了泛綠各小黨的政黨得票率。所以時代力量在這過程中就有如坐雲霄飛車一樣,支持度大起大落。

如今選舉過後,主權危機解除,於是我們首先從台灣智庫的民調上看到民眾對於民進黨的認同回到了投票前10天的位置,是35.6%,而親民黨認同度維持在6.15%。另外,民眾也恢復了追求多元價值的心情,還加上強烈補償在選舉中放棄時代力量的心理,使得民眾對時代力量認同度一下子竄升到了19.4%空前高度,成為民意的第二大黨,至於對國民黨的認同度則巨挫到剩下11.7%,選後的變化竟仍然這樣劇烈到令人驚奇不已。

這些複雜而劇烈變化的意義,首先是對民進黨放出了強烈的警訊:

本來,救國家危機應該是強而有力的政黨使命,不料周子瑜呈現的卻是危機救了民進黨的現象。

台灣智庫的民調還顯示,蔡英文受到支持的最重要原因是對執政黨的不滿,這佔33.6%,其次是希望政黨輪替,佔17.4%,至於一個流行的說法「吸引年輕族群」才2.0%。

這些數據都說明了蔡英文大贏的內容並不是那麼紥實穩妥。將來必須在政策的開創力上大幅強化,施政才能順利。
其次,國民黨危機則真是空前,這就不必多說了。

至於時代力量,是黨小。黨的內涵,將來是像一個比台聯大些的墨綠?還是比民進黨有更大格局,更有開創力的大黨等等也還不清楚,但是卻已經被民眾託付非常巨大的期待了。

無論如何,短短時間,厭倦傳統大黨小黨互相搶食有限空間的台灣社會已經釋放她就要迎向巨變的強烈訊息,就等英雄豪傑去發揮才情氣魄向前開創。

【作者 林濁水/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

特寫:從蕭美琴看民進黨的翻轉力量

  • 2016年 2月 1日
台灣民進黨的蕭美琴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台灣民進黨的蕭美琴這次在花蓮的立委選舉中獲勝。 台灣民進黨的明星人物蕭美琴這次在花蓮的立委選舉中獲勝,而她「翻盤逆轉」的成功故事,也成為民進黨經過兩次大選失敗後重掌執政權的一個寫照。

今年44歲,本身是台美混血兒的蕭美琴出生於日本神戶,成長於台灣台南市,18歲後赴美,並先後取得美國歐柏林大學東亞研究學士及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

 

蕭美琴父親曾向媒體表示,蕭美琴在美國念高中時就十分熱衷政治,當年中國發生六四運動時,她還曾在學校裏發傳單支持中國的學生。

大學時期她便積極參與海外反對陣營運動,自1995年起擔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執行長以來,發揮外交及語言長才,不到30歲便當上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是民進黨最年輕的一級主管。此外,她也曾擔任前總統陳水扁的總統府顧問及隨身翻譯。2011年,蕭美琴參與僑選立委選舉;2004年,參選台北市區域立委,開始培植基層實力,也拓展個人政治舞台。

 

綜觀其成長背景及從政經歷,堪稱十分亮眼,很難想像她為了投入艱困的花蓮立委選區,曾進入偏鄉深耕六年。

六年蹲點契機

2010年,蕭美琴代表民進黨參與花蓮縣區域立委補選失利。不過,她在飽受「空降」聲浪質疑下,卻也在素來號稱「鐵藍票倉」的選區拿下45%的選票,僅小輸國民黨對手王廷升6000多票。

這個結果,雖無法取得勝利,卻讓民進黨看見一線生機。

台灣民進黨的蕭美琴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蕭美琴的支持者中有很多是返鄉投票的年輕人及外縣市移居者

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大選,以近80萬的票數落敗,黨內氣氛一片低迷。隨後,蔡英文召集當時的新科不分區立委認領艱困選區深耕基層,蕭美琴即選擇了花蓮,開始台北花蓮之間不斷奔波的生活。

蕭美琴對BBC中文網記者透露,她有時從立法院下班後,西部選區的同仁們可以三五成群說走就走,隨時往返選區,她卻可能得多等幾小時才有車可搭。

為了貼近在地,她在花蓮置產,並且堅持不取用公務火車票,有時得一路站到花蓮,或選擇在宜蘭轉車,也唯有如此,才能切實體會在地人的不便。

交通問題是根源

蕭美琴回憶說,六年前敗選後那段時間,她感受到花蓮選民對於民意代表能持續經營在地的渴望,所以設立公益協會進行服務、也利用不分區立委的身分投入更多資源了解地方。她說,在花蓮生活六年,才深刻感受到東西部發展不均帶來的困境。

花蓮縣受中央山脈阻隔且地形狹長,與西部及北部都會區往來交通不易,地理上的弱勢造成其他社會弱勢。如偏鄉教育、農產加工、在地就業、醫療、觀光等,其首要重點皆在克服交通障礙。不論是時常坍方危及乘客生命安全的蘇花公路,還是連在地人都一票難求、又數十年未曾精進的鐵路系統,交通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才有配套措施可深入的空間。

蕭美琴指出,以往東部因為選票少,長期不受重視,將來新政府由民進黨完全執政,她除了盡責督促行政團隊,也期望蔡英文能實現「更重視東部需求」的承諾。

台灣民進黨的蕭美琴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蕭美琴曾進入偏鄉深耕六年 藍天綠地分裂投票

這次大選,很多人都把花蓮區域立委的選舉,視為民進黨蕭美琴與現任花蓮縣長傅昆萁的戰爭。

傅昆萁因地方政治實力雄厚,素有「花蓮王」、「後山皇帝」的綽號,因親民的作風、傾中的觀光政策等,形成兩極評價。選戰後期,他與王廷升主張「反多元成」,以蕭美琴支持婚姻平權作為攻擊點,連手提出諸多指控,對蕭陣營造成不少影響。

然就選舉結果而言,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副手在花蓮選區獲得七萬多票、得票率近七成,蔡英文則僅拿下五萬多票、約36%。

但在立委選舉中,蕭美琴卻以近54%的得票率、總票數六萬多,擊敗得票率約43%的國民黨對手王廷升。

這項結果顯示,即便在反映選民意識形態的總統票上,國民黨在花蓮縣的支持率仍偏高(朱玄配在花蓮13選區皆為三組候選人最高),但能直接反映民意的區域立委票,卻出現了「分裂投票」的情形,由民進黨的蕭美琴勝出。

一位花蓮選民卓小姐向BBC中文網表示,由於花蓮地處「東部後花園」,長期感覺不受重視,是以候選人一旦與選民建立起情感連結,這種「被重視」的感覺便往往成為勝選的關鍵要素。也因此,有蕭美琴這種「大咖」來到花蓮認真蹲點,對花蓮人來說非常新奇,相對的評價也會不錯,同時更反映出選民期望改變的心態。

然而,這並不代表花蓮將從此由藍轉綠,尤其蕭美琴的支持者中有很多是返鄉投票的年輕人及外縣市移居者,仍有許多民進黨不易攻下的選區,保守而深受地方勢力影響。卓小姐認為,若蕭美琴的政績不被認可,可能致使部分選民抱持「果然還是國民黨比較好」的心態回流,因此仍須觀察蕭美琴之後的表現。

蔡英文和蕭美琴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在立委選舉中,蕭美琴以近54%的得票率、總票數六萬多擊敗對手。 超越藍綠的耕耘力量

被問及認為自己能勝出的主因,蕭美琴謹慎地說,從零開始長期蹲點,經過長時間努力終於獲得選民認同,此外在立法院內積極問政,也有效的與對手做出區別。

事實上,蕭美琴在上屆國會的表現,曾七次獲「公民國會監督聯盟」評選為優秀立委。反觀王廷升在七個會期中,便有五次被列在「待觀察」名單,口頭質詢率更僅有4.55%。

蕭美琴自認這次勝選的意義有二:第一,突破花蓮既有的藍綠板塊,見識到花蓮「人民最大」、超越藍綠的力量。第二,「天道酬勤」,勝選證明六年耕耘與收獲,也給她自己及民進黨警惕,沒有付出、就沒有所謂的「鐵票」。

逆轉勝的啟示

選前民調呈現五五波,加上對手攻勢猛烈,花蓮冰店「正當冰」老闆主動在臉書上發文細數這幾年親眼見證蕭美琴團隊的努力,五千字長文在短短幾天內得到兩萬多讚、六千多次轉載,支持者紛紛熱烈分享自己與蕭美琴的互動經驗。

在這些貼文中,除了詳述選民眼中在第一線誠懇踏實、為人民謀福利的蕭美琴,也可見到對王廷升政見空泛的不滿、以及對地方勢力長期壟斷與抹黑手法的厭惡。這些聲音忠實呈現出,選民厭倦傳統負面選戰,迫切盼望民代傾聽民意、認真做事的心聲。

正當冰提到,是什麼讓民進黨於2008起歷經敗選及扁政府貪腐醜聞,又重新爬到今天的聲勢?

是因為他們曾經重重的跌了一跤。讓他們幾乎從零開始。因為谷底的高度,差不多就是人民的高度,所以他們才學會了傾聽人民的聲音。

蕭美琴並非唯一一位前往基層蹲點的民進黨員,但在鐵藍選區花蓮勝選,卻是不折不扣砥礪人心的逆轉勝。

擁有海外高學歷,從政初期也多在黨部中央或高層任職,這樣的背景讓蕭美琴投入花蓮地方選舉始終不被看好。但她不計辛勞勤跑基層,甚至深入最偏遠的中南區,聲勢才慢慢上漲,最終獲得勝利。

蕭美琴的六年深耕,恰好也是民進黨跌入谷底、再從谷底爬起的漫漫長路。這或許揭示著,政黨或政治人物的浴火重生,唯有自重建民意基礎開始,步步扎根,並貼近人民、捨棄過時的選舉策略,方能突破重圍,再次獲得選民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萬里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