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飛機已狀況不斷 為何還能繼續飛?
-
飛安會說明復航事故調查進度(1) 飛安委員會執行長王興中(右1)6日舉行復興航空GE235班機飛航事故進度報告,公布座艙語音紀錄器及飛航資料記錄器解讀資料,說明失事班機2個發動機先後失效的記錄。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 104年2月6日
復興航空班機GE235班機4日上午由台北飛往金門,卻在起飛不久後因失去動力,迫降時撞擊高架橋再墜入基隆河,造成慘重傷亡,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表示,飛安會已公布黑盒子的記錄內容,並由專業人員進一步研判最有可能的事故原因,但復興航空至今仍未對外界釋疑,為什麼這架飛機明明已經發生過多次的問題,卻還讓它繼續在天上飛?
康仁俊6日在中天電視台「台灣顧問團」節目中指出,隨著飛機上的黑盒子記錄內容公布,也有專業機師初步研判出事故原因,但另一個關鍵是,這架飛機確實曾經多次發生了引擎失效等問題,對於飛行員來說,任何人來駕駛這架飛機,心裡一定都有相當大的壓力,誰都會擔心飛機正在天上飛,引擎卻突然壞掉失去了動力的情形。
康仁俊表示,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但為什麼這架狀況這麼多的飛機,卻一直處在服役階段、還在一直飛?希望復興航空應該針對這部分做合理的解釋,今天這起空難事故,不管是歸咎駕駛員的操作或任何狀況,等飛安委員會的正式調查報告出來,大家就可以做評斷。
康仁俊還說,就目前大家可以掌控的資訊範圍內,復興航空仍然沒有對外界提出的疑慮做解釋,也就是為什麼這架飛機明明發生過這麼多問題,卻還讓它繼續在天上飛?此外,還有資深機師爆料,在起飛之前駕駛員確實也反應過飛機有問題,但復興航空如今卻只是拿出一份維修記錄來否認,另提出機長起飛前所確認簽名過的單子,但康仁俊質疑說,這樣能代表什麼嗎?整架飛機的狀況顯然是有問題的,復興航空應該要出面對此事說明清楚。
===================================================================================
復航空難倖存者林明威:感謝機師英勇行為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在復興航空空難生還的一家三口,其爸爸林明威英勇救妻兒,林明威為中信金(2891-TW)法金部門員工,今(6)日透過任職公司發布新聞稿,對外界的關心表達感謝。林明威在文中寫道,「要感謝三位機師的英勇行為,將這起以外事故的傷害降到最低,在此向他們表現最高的敬意。」
復航空難倖存者林明威的2歲兒子當時在水裡大概已經3-5分鐘的時間沒有氧氣,拉出來嘴裡都是泥巴,所以林明威當時馬上替林小弟清理口腔後,立即用CPR幫他做人工呼吸。據了解,林明威在中信任職逾10年,過去從軍和員工年度訓練時,都曾受過CPR救護訓練。
林明威今日發出聲明稿如下:
非常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感謝所有警消與救難人員在第一時間的救援,忠孝醫院的治療照顧,以及我服務公司主管的關懷、慰問,讓我無後顧之憂,可以安心照顧家人。我也要感謝三位機師的英勇行為,將這起以外事故的傷害降到最低,在此向他們表現最高的敬意。
我們一家三口在這起空難意外中獲救,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我們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我也只是一位上班族,遭逢此次重大變故,實在不願再多回想當時的情景,敬請大家諒解。這起事故造成許多人不幸罹難,但有部分旅客失蹤,希望各界及媒體先進多關懷罹難者及失蹤者家屬,也為辛苦的救難人員加油、打氣。
我也要感謝忠孝醫院醫療團隊的緊急救治,我的太太昨天在開刀手術之後正在復原中,我的兒子今天已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治療,再次感謝大家的關心,並對所有不幸的罹難者表達由衷的哀悼之意!
==================================================================================
陸方質疑我飛安「紀錄都不佳」
2015-02-05 12:13:02 聯合晚報 記者黃國樑╱即時報導
復興航空墜機事件,陸方對我飛安質疑的聲音也出現,由國台辦所支撐的「中國台灣網」發表文章說,台灣飛行事故多,本土航空公司飛安紀錄都不佳,相關部門及涉及公司「有責任查清及改進」。
文章說,去年7月23日復興航空班機於澎湖墜落,相隔僅半年,復興航空又發生空難,實在讓人痛心與遺憾。文章說,台灣是飛行事故較多的地區,台灣本土航空公司,包括華航、復興航空等,過去的飛安紀錄都不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台灣相關部門、涉及的公司有責任查清及改進。
它說,復興航空昨天墜河的客機上載有31名大陸旅客,「人命關天」。希望台灣有關方面繼續全力救援,一視同仁,勿因乘客是台灣本土或大陸的而在處理上有所區別;同時,「查清事故原因,提高飛安意識和能力,這樣才有助盡快恢復外界對台灣飛安的信心」。
而中國台灣網另一篇報導則質疑救難速度,除了引述台媒報導批評台北市政府不但各單位救災手忙腳亂,最讓人火大的是環保局及社會局部分官員,趕到現場竟是忙著拍照,打算LINE給柯文哲以彰顯「機動性」。讓消防員看不下去,出聲制止:「沒有要幫忙,麻煩站旁邊一點,不要擋到人車進出!」
報導並說,台北市長柯文哲雖進駐災害應變中心,現場則由副市長鄧家基負責,「無頭蒼蠅式的調度被批評問題一堆,應變能力完全不足」。
報導說,救難工作從上午11時陸續展開,這段期間只有10多人在機體旁以鋸子鋸了5個多鐘頭,忙到傍晚6時多。台灣的軍方才派來M3浮門橋車,架起浮動碼頭,後來還出動大型吊車。當場有人就質疑:「過了7個鐘頭,現在才架好,之前沒都想到嗎?」
報導說,包括軍隊、警察、海巡署和救難大隊,前後至少10餘個單位1700多人、各式車輛50多輛,萬頭鑽動陣容浩大,但權責劃分不明確,導致很多人彷彿「啦啦隊」在旁枯站。
====================================================================
復航空難13年死82人 消基會批未記取教訓
作者范詩敏 | 卡優新聞網 – 2015年2月6日 上午8:51
復興航空不到一年內墜機2次,消基會痛批,復興航空13年內,已發生11件飛安事件,造成82人罹難,仍然不謹記「血的教訓」,若是業者沒交出飛航白皮書,呼籲民眾拒絕搭乘;而立委吳育昇質疑,復航任用資淺機師,根本不把飛安放在眼裡。
復興航空B-22816的ATR72-600型民航機,在4日上午10點53分墜毀在基隆河南港段。機上包含機組人員共58人,目前死亡人數達到32人,而含計程車司機乘客在內,有15人送醫治療。外傳有機師爆料,正駕駛廖建宗從金門飛抵松山機場時,就已在飛航登錄表登記「引擎有異狀」,但放飛人員疑似擔心遭民航局罰款,要求機師完成飛航後再檢查,不料卻因而發生重大意外事故。
消基會怒批,細數復興航空在13年內,就已發生11件飛安事件,造成82人罹難,25人受傷,11失蹤的悲劇。尤其101年~104年幾乎年年出狀況,根本未記取「血的教訓」。從這次的飛安事件來看,台灣機師沒有停飛的權利,儼然違反專業自主原則,相對國外機師只要對飛安有疑慮,就會堅持停飛。
消基會表示,現行航空管理都是以筆作記錄,發生意外後容易發生掩蓋事實或滅證的情形,因此,急須建立數位化資訊系統,以雲端資訊系統詳載所有可能風險,以加強監督及追蹤列管,避免事後各說各話。在復興航空公司提出飛航白皮書前,呼籲民眾拒搭復興航空,其他航空業者應安排轉機。
另外,根據復興航空內部資料顯示,操控B-22816失事班機的正駕駛廖建宗總飛航時數近4,914小時,坐在正駕駛座位;另一正駕駛劉自忠,當時坐在副駕駛座,總飛航時數近6,922小時;而擔任觀察員的洪炳衷,總飛航時數卻高達16,121小時。
對此,立委吳育昇質疑,正駕駛資歷太淺,連復航都不放心,才會派一位觀察員隨行。復興航空一昧專注於股票上市、盈餘獲利,從不把飛安放在首要考量,當意外發生時,也未在第一時間提供旅客座次表,顯見管理大有問題。呼籲民航局與飛安會,立即要求復興航空全面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