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餿水油 東莞鬥毆
廣東南方都市報報導,東莞每年產生4000多噸地溝油,這些臭油被來自東莞、深圳、惠州等地的回收商搶收。當地唯一一家合法回收企業僅能收回約1000噸,另3000噸流向不明。
報導說,地溝油附加價值高,這些被餐廳倒入下水道的臭油,一噸可賣約4000元,回收成本則不到千元。
如此大的利潤,吸引撈油者蜂擁而至。為了爭奪地溝油,有東莞本土企業乃至周邊城市的企業,頻頻打架鬥毆、圍追堵截。
據報導,東莞具官方認可處理地溝油的僅中油造脂公司一家。中油造脂本來有100多人專門回收地溝油,現在僅剩60多人,原因是工人常被其他回收人員恐嚇,不少工人擔心安全辭職不幹。
一些回收商表示,中油造脂有唯一的處理地溝油資格,但並不代表其他企業不能做回收。這些回收商指責中油造脂企圖壟斷。
當地業內人士透露,要達到官方處理地溝油標準,整套環保設備需投資約千萬元,東莞目前沒有企業可做到,包括已經拿到許可證的中油造脂。(中央社)
==============================================================================
>餿水油持續延燒,香港媒體追查,強冠從香港進口了不能食用的工業用油,而中間是透過香港的金寶運公司,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江桂才,2011年曾經和強冠董事長一起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強冠公司,港媒繼續追查發現,他同時還持有大陸北大荒油糧食生產公司的三成股份,而北大荒在2012年曾經被調查過,疑似在香港賣地溝油,因此陸港台三地的餿水油是否油出同門,是檢警下一步調查重點。>>
香港食環署署長劉利群:「當中我想特別強調,當中生產食用油的公司,在香港沒有生產豬油的。」
香港明明沒有生產食用豬油怎麼進口到台灣,強冠餿水油風暴不只讓食品大廠中鏢,還牽扯出香港寶源公司,金寶運公司是強冠的上游香港廠。
香港TVB報導:「除了出口到台灣80多噸成品油,也會調查其他批次油品有沒有問題。」
寶源油脂專門回收垃圾做成工業用油,再賣給香港金寶運,負責人江桂才再把油改甜食用豬油賣給台灣強冠葉文祥,做成食用油在全台流通。
香港食安中心顧問何玉賢:「我們也看金寶運這家公司,貿易公司輸往強冠企業時文件改成沒汙染適宜人類食用。」
報關文件是誰竄改的現在還在調查中,但是港媒發現,香港金寶運和台灣強冠並非單純買賣關係,2家公司的負責人還在香港合資成立香港強冠公司,懷疑港台的問題油品可能系出同門,更讓人驚訝的是,再往上追查,又牽扯到陸港台3家公司,根本是同個一供貨結構。
大陸北大荒集團宣傳片:「使用非基因大豆,實現700萬斤大豆加工營利,是中國食用油生產支柱企業。」
2012年被查出在香港賣食用油含有致癌物,被懷疑是地溝油,而香港金寶運的負責人也持有北大荒3成持股,問題油品公司相互牽連,但明明香港就沒有生產食用豬油,為何能夠以這個名義進口台灣,對此食藥署並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一切將交由檢警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