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馬要面對統治正當性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 2014.03.31 10:34 pm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上午在臉書發文,向馬英九總統喊話,「做為一個民選的總統,必須嚴肅面對自身統治的正當性的問題。」馬總統是當前局勢中唯一一個能終止這個國家與社會繼續分裂對立的人,請馬總統儘速出來面對,不要再執迷不悟,錯判情勢,應站出來,像一個國家元首來解決國家的問題。
蔡英文說,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正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扭轉政府對他們自身命運的安排,但是,這個政府不只不了解年輕人,甚至選擇站在整個年輕世代的對立面。年輕人擔心自己的工作與未來,政府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開放更多人來與他們競爭。年輕人在意民主的程序與生活方式,這個政府卻用30秒就推翻了一切他們所珍惜的價值。
蔡英文表示,從330的凱道,一個事實已經很清楚,年輕人已經拒絕了馬總統對他們的未來的安排。他們要走自己的路,他們不希望未來的國家照著馬總統所規畫的路繼續走下去。
對於馬英九總統未能回應學生訴求,蔡英文呼籲,馬總統是當前局勢中唯一一個能終止這個國家與社會繼續分裂對立的人。請馬總統儘速出來面對,承諾停止一切國家暴力,正面回應學生訴求。用民主的方式來解決有關於服貿協議的紛爭,這是台灣民主深化的契機,也是台灣社會內部凝聚共識的開始。
莒光日談服貿
綠批抹黑學運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等人上午披露,國防部在3月27日莒光園地政治教育中,邀請正在進行政黨初選的國民黨市議員戴錫欽上節目談服貿協定,不但公然違反行政中立,還抹黑學運,要求國防部懲處失職人員。國防部副部長李翔宙、政戰局長王明我允諾檢討節目製作過程與內容。但李翔宙強調,學子表達不同訴求,是自由民主法治國家最珍貴的成果,國防部堅持行政中立,但在兼顧國家機制運作立場上,絕不鬆懈軍方可以有的關鍵力量。
王明我備詢時解釋,這項節目名稱叫「珍惜民主成就,尊重法治精神」,強調的是尊重法治精神與公權力,絕無美化服貿協定,但學運確實會帶來政治效應,所以請國軍同仁不要參加,而國防部保持中立,節目內容可受公評。
對立委指學生訴求逐條審查服貿,王明我說,「沒有錯,我們的立場與他們是一致的」。
至於憲兵特勤隊昨日奉令進駐總統府,憲兵指揮部參謀長高甯松則說,這是由國家安全局所下令進駐,總共有兩個區隊30餘人,未帶槍械彈,他們徒手就可執行鎮暴任務,也僅針對府區安全。李翔宙也說,國防部並沒有將學生當敵人,但學運牽動整個社會各層級,所以軍方嚴肅面對,防範可能的恐怖攻擊對國家造成傷害。
【2014/03/31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蔡英文日前在北市小英之友會新春團拜時表示,大談改變台灣,各界一致認為這幾乎就是蔡英文參選黨主席的參選聲明。我們相信,這樣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謝長廷會提前宣佈參選,大概也是了解蔡英文有意角逐下一屆黨主席,因此多多少少有逼迫蔡英文與其結盟的意思。
蔡英文提出要改變台灣,也指出了台灣的很多問題,然而,要指出台灣的問題不難,真正困難的還是改變自己。眾人皆知,蔡英文最終的目的是問鼎二0一六年的總統大位,但要如此,是否有必要角逐黨主席?參選黨主席,掌握黨資源,才能取得入場門票,這樣的思維,國民黨與民進黨幾乎是同一個模子,也就是說,這是最傳統的思維。
柯文哲醫師以政治素人宣佈參選台北市長,雖然不是民進黨員,其支持度卻超過任何一位想參選的民進黨員,這說明了,黨的資源與身份並非取得門票的保證。柯文哲現象多少反映了台灣民眾政治心理的轉變,難道蔡英文沒有注意到嗎?
我們相信,蔡英文也看到了,但她有無法突破的心理障礙。沒有黨機器,就好像沒有了依靠。這種不安全感,才是她想角逐黨主席的原因。甚至於與謝長廷結盟,支持謝長廷參選黨主席,她都不放心。這樣缺乏自信的人,想要改變台灣,談何容易。再看看柯文哲,蔡英文應該感到臉紅才是。
【中央網路報】
=====================================================
蔡英文昨天鬆口,正在考慮參選民進黨主席,外傳蔡英文這禮拜就會宣佈,核心幕僚蘇嘉全今天甚至將在組織幹部會議中,下達輔選動員令。對此,蔡英文還是沒有鬆口,倒是在小英之友會新春團拜上,意有所指地表示,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和他一起參與改變台灣的運動。
台北市小英之友會新春團拜,氣氛熱鬧,蔡英文對著台下滿場的死忠粉絲,意有所指。
聲音來源:「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大談黨的改造,言下之意是要宣佈參選黨主席了嗎?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唯有調整過時,僵化的制衡做法和政策的路線,為政黨政治注入新的元素,民進黨才能擴大民意的基礎,我希望各位能夠和我一樣,來參與改變台灣的運動。」
燈突然熄了,敏感問題還是得面對,黨內盛傳蔡英文這禮拜就會正式宣布參選黨主席,核心幕僚蘇嘉全甚至將向組織幹部下達輔選動員令!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的答案和昨天一樣,所以不用再問了,(主席有跟謝長廷討論過這件事嗎),(喔誰壓到了),有人不要我回答這個問題。」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我沒聽過這個事,這個事是從哪裡來的。」
儘管仍不鬆口,但蔡英文投入黨主席選戰情勢越來越明朗,小英之友會團拜,顧立雄也來爭取支持。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特別來介紹一下我的好朋友,顧立雄給他鼓勵一下,辛苦了。」
律師顧立雄:「蔡主席也來過我的參選說明會,也來挺過我啊。」
澄清沒有所謂「棄蘇挺蔡」,顧立雄誰也不得罪,倒是聽到媒體民調,簡直快氣炸。
律師顧立雄:「我現在才知道說,從事政治活動,沒有病也會被人家講成有病,民調明明還不錯,會被人家講成快0%了。」綠營北市提名之爭難題不解,參選人個個頭殼抱著燒。
====================================================
旺報【范世平】
當蘇謝相繼宣布棄選民進黨主席後,蔡英文篤定是下屆黨主席。以目前黨內的政治實力來說,幾乎沒有競爭的對手。然而,蔡英文接掌黨主席後的民共關係將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事實上,與蘇謝相較,蔡英文的中國政策較中性。謝長廷在2012年登陸進行「開展之旅」。但回台後慘遭獨派圍剿,由於他去年還前往香港與深圳訪問,因此被定位為「親中派」。
而蘇貞昌則是積極拉攏獨派。今年1月民進黨提出了「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後,由於沒有納入「凍結台獨黨綱」主張,使得大陸極不滿意。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就表示,民進黨如果不能順應時代潮流和民心,想要尋找一個出路,是比較困難的;國台辦發言人也指出,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以所謂國家安全阻礙兩岸正常交流,以所謂核心價值煽動敵意和對抗。顯示北京已經把蘇貞昌歸類為是頑固的獨派。
雙方展現智慧善意
至於蔡英文,今年1月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率團登陸,進行兩岸經貿的「專業交流之旅」。事後國台辦發言人表示,這是一次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對於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相關人士,大陸方面都願意和他們接觸。此一說法,展現了陸方善意。而大陸涉台學者則對蔡英文的「大智慧」深表肯定,認為她能一改過去慣用的「中國」而改稱「對岸」,是善意展現。
由此可見,北京對於民進黨是採取「聯左,拉中,打右」的策略。聯左,是指謝長廷;拉中,則是蔡英文;打右,即針對蘇貞昌。如果蔡英文當選黨主席後,其中國政策的發展方向如下:
一、318學運成為民進黨重要制衡力量:學運所引發的50萬人集結,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政治勢力。民進黨除無法忽視外,並會受其制約。事實上在此次學運中,民進黨幾乎是被綁架,完全失去議題主導權,甚至被學生牽著鼻子走。目前看來,這場學運已經加速民進黨的世代交替,美麗島世代被迫交權。
基本上,此次318學運的領導者,包括林飛帆與陳為廷等,與民進黨是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一方面彼此的政治立場接近,學運領導階層與民進黨過去多有互動。另外他們認為民進黨的當權派積極與北京接觸,已成為台獨的「修正主義」與「機會主義」,甚至反服貿都只是「反假的」,必須撥亂反正,透過街頭運動迫使民進黨重回正道。
這也使得在此次學運中,民進黨的「三個太陽」全都出席。蘇貞昌由於與獨派關係緊密,出面支持不足為奇,但謝長廷與蔡英文都迅速「回歸基本面」,則讓人認識到民進黨的「基本盤」仍是難以撼動。日後,這股學運力量仍將成為蔡英文的督促力量。
二、中國政策將繼續保持若即若離:蔡英文看到謝長廷登陸後受到黨內批判的前車之鑑,加上不論5月的黨主席選舉還是2016年大選的黨內初選,都仍須獨派支持,因此不會前往大陸訪問。另一方面,仍會派遣幕僚與大陸涉台機構進行接觸。如此在2016年大選時,可以告訴中間選民她有一定的管道與大陸接觸,兩岸關係將可保持穩定。而如果民進黨執政,不會出現如2000年陳水扁當選後的兩岸低潮期。但基本上,蔡英文本人與兩岸事務仍將保持一定距離,以保持戰略縱深。
三、台灣共識將更為具體:2012年大選時,蔡英文曾希望藉由「台灣共識」來取代九二共識,但因內容說不清楚,難以獲得中產階級支持。因此到2016年為止,蔡英文將使得台灣共識的內容更完備。基本上,這個台灣共識的核心價值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台、澎、金、馬,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互不隸屬的政權關係」。蔡英文認為這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也是台灣的最大共識。
由於中華民國目前是藍綠可共同接受的最大公約數,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時也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加上學運結束後,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強調,兩岸談判是以「台灣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來進行,這與民進黨版的的「兩國論」不同,而是「兩府論」。
台灣共識要更清晰
蔡英文一方面不碰觸可能激怒北京的「兩國論」,另一方面則從國民黨的「兩區論」提升至具有「兩岸治權分立意義」的「兩府論」。事實上,廈門大學台研院院長劉國深在去年的「兩岸和平論壇」中曾說:「當前兩岸政治關係是同一國家領土主權之內的兩個綜合實力懸殊的對立政權關係」,蔡英文與民間版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所談的正是「政府對政府」的「政權關係」。
總的來說,蔡英文除了會對台灣共識進行較為清晰的闡述,以避免「空心蔡」的批評外,對於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仍將採取「戰略模糊」。基本上,蔡英文不認為2012年時選舉的失敗,是完全因為兩岸關係所致;加上學運後年輕世代高漲的反中情緒,使其不會大幅修改既定路線。而由於蔡英文曾經擔任陸委會主委,因此日後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她將扮演絕對主導與決定的角色。(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政研所教授)